拼音检词语

大家都在找的词语:
拼音aa
雪糕刺客
不堪重負
弃车保帅
大家都在找的词语:
A
B
C
D
E
F
G
H
J
K
I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白头鹤

拼音:bái tóu hè

基本解释

白头鹤 - 简介

白头鹤亦称锅鹤、玄鹤、修女鹤,是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数量较多、较常见的一种鹤。野生数量7000多只,已列入世界濒危物种红皮书,是中国一类保护动物。它体型娇小,性情温雅,机警胆小,不易驯养。它除了额和两眼前方有较密集的黑色刚毛,从头到颈是雪白的柔毛外,其余部分体羽都是石板灰色。

白头鹤 - 生物标签

保护等级:国家重点保护Ⅰ级,CITES附录一

白头鹤 - 生态分布

分布范围

繁殖于西伯利亚北部及中国东北;在日本南部及中国东部越冬。

主要分布省份

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福建、江西、河南、湖北、贵州、云南。

分布在以下保护区

升金湖、豫北黄河故道湿地、草海、会山、北戴河海滨鸟类、洪河、凉水、兴凯湖、龙感湖、沉湖湿地、东洞庭湖、查干湖、莫莫格、向海、兴隆沙、盐城国家级珍禽、鄱阳湖、凤凰山(辽宁)、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双台河口、达里诺尔鸟类、达赉湖、科尔沁、荣成天鹅湖、安庆沿江水禽、南洞庭湖湿地和水禽、黄河三角洲。

分布在以下山脉湖泊

菜子湖、鄱阳湖、瓦埠湖、万子湖、兴凯湖。

白头鹤 - 习性特征

大型涉禽。全长约100厘米。体羽主要为暗石板灰色,并缀有褐色。眼先、额和前顶有密集的黑色刚毛;头顶皮肤裸露部为朱红色;头部其余部分及颈部的三分之二为白色。飞羽灰黑色,次级和三级飞羽延长弯曲成弓状,尾羽黑色。嘴黄绿色,脚灰黑色。

栖息于河口、湖泊及沼泽湿地,食鱼类、甲壳类、多足类、软体动物、昆虫以及小麦、莎草科植物等。4月份开始繁殖,筑巢于沼泽湿地。每窝产卵二枚。孵卵期约30天,幼鹤80天后具飞翔能力。

白头鹤 - 繁殖习性

白头鹤在苏联西伯利亚的维柳伊河流域及乌苏里江流域的比金河一带繁殖。据文献记载,有少量的白头鹤在中国满洲里一带和松花江流域繁殖,但末发现巢和卵。主要在中国长江下游各省和日本越冬,迁徙时经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朝鲜半岛。

白头鹤在广阔的生满苔藓的沼泽地营巢,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产卵,6月初孵化。乔治•阿其波尔德博士(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研究了白头鹤的行为,发现其配偶仪式为婚舞与对唱。雄鹤叫声为两声一度,雌鹤为一长一短。在对唱时张开三级飞羽,头颈反复伸长,这种鹤每巢产两枚卵。孵化主要由雌鹤担任,雄鹤只在早晚替雌鹤孵40分钟至1小时。5月下旬小鹤相续孵出,叨壳经24小时,雏鹤重85-93.5克,孵出3天雏鹤可离巢30米活动,雄鹤带一只散步,雌鹤照看巢内的另一只。第五天两只雏鹤可跟双亲离巢走250米,第7天能在6平方公里范围内觅食。8月下旬到9月底离开繁殖地南迁。

白头鹤在繁殖地吃大量的山酸果蔓,特别是沼泽中的一种植物越桔,对白鹤胃检还有蚊的幼虫和绒状水生植物。夏天还吃昆虫、蛙和鲵,但主食物仍为植物性食物。在越冬地主要吃稻、小麦、大麦等谷物,也吃软体动物和昆虫。白头鹤有时与灰鹤在同一地区营巢,又共同迁徙,尽管有生态隔离现象,仍可见到杂交。在日本出水市白头鹤越冬地,1965年看到1只雄性灰鹤和1只雌性白头鹤杂交,据1968-1975年连续8年的观察,它们已有7批杂交后代。在内蒙古、乌苏里江流域繁殖;长江下游越冬。

白头鹤 - 致危因素

栖息地破坏: 湿地受到破坏,人类活动破坏了其栖息环境。

栖息地破坏: 崇明东滩德白头鹤每年11月初至翌年3月底迁来越冬。由于围垦及捕鳗等因素,白头鹤赖以生存的海三棱藨草地正遭受着毁灭性的破坏,白头鹤种群数量因此日趋减少。

白头鹤 - 物种保护

CITES濒危等级: 附录I 生效年代: 1997

IUCN濒危等级: 易危 生效年代: 1996

IUCN濒危等级: VU C1 生效年代: 2003年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一级 生效年代: 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濒危 生效年代: 1996

生存状况

野生数量7000多只,已列入世界濒危物种红皮书,是中国一类保护动物。全球性有赖于保护(Collar et al., 1994)。不常见。

保护措施

已采用的保护措施。列入濒危名录: 数量稀少,列入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和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对濒危野生雉类进行本地调查和生态生物学研究是对濒危雉类实施有效保护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其中包括栖息地现状调查、种群数量调查、繁殖生态调查、取食生态调查、种群生存力分析和行为学研究等。

保护和挽救濒危野生雉类,普遍采用的主要有两个方法。

一是就地保护,在它们的原产地建立自然保护区,有效地保护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使它们在自然状态下休养生息,恢复发展。

二是迁地保护,通过人工驯养和繁殖,扩大濒危雉类的种群数量,保存濒危物种的基因,形成人工种源。在适宜的条件下,将人工繁殖群体释放到该物种的原分布区内,使之重新适应野外环境并存活下来的再引入工作,是恢复和扩大濒危物种的野外自然种群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严格控制野生雉类的滥捕乱猎和市场交易也是保护濒危雉类的有效途径之一。

另外,对当地居民进行素质教育和野生动物保护宣传也能收到良好的保护效果。

保护好已知的繁殖地、迁徙途经地和越冬地的沼泽湖滩,把水利、农业、渔业和自然保护各项工作协调起来,统一管理;在相关季节严禁人群在白头鹤栖息地放牧、狩猎、捕鱼、割苇,以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在稻田越冬地应保持稻田积水的深度,调控稻田积水,及时排除洪涝,严禁施放烈性农药污染土壤和白头鹤的食物。

白头鹤 - 家庭故事

家庭和谐

白头鹤4-5岁达到性成熟。一旦组成家庭,夫妻关系十分稳定。一般夫妻的年龄略有差异,雄性大于雌性一岁以上。他们几乎终年形影不离。每年4月初,带着上一年的幼鸟,从越冬地迁回到北方的老家—森林湿地。最让他们倾注精力的是:要用31天左右的时间来孵化两枚蛋宝宝。一般夫妻轮流孵卵,只是雌鸟更积极一些。无论是低温风雪、大雨倾盆,还烈日当空,它们始终尽职尽责地呵护着它们的未来……在孵卵过程中,有许多相互关爱的场面。每当换孵时,先是悄悄细语,巢上的值班者缓缓走下,并不断从身边拾取枯枝草叶添加到巢上,以示责任尚在、配偶并不孤独……。继任者轻轻上巢,时而理羽、时而拨卵,显得轻松自在、信心十足。难怪白头鹤国际援助(GMIA)负责人在举办各种活动时,不止一次地把白头鹤誉为“爱情鸟”,就连赠送友人的结婚纪念品都印上:“以鹤为媒 白头偕老”。

品格高尚

同样是大型涉禽,与鹳类相比较,白头鹤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它们每天用大量的时间梳理羽毛,确保“衣冠整齐”、孵卵时,常常修补整理爱巢。它们从不在巢周围排便,孵卵的成鸟即使再着急,也总是到同一固定地点—巢的水流下游约5-8米处的塔头间排便。所以白头鹤的巢,没有任何异味,也十分整洁。白头鹤在采食过程中很有“君子风度”,从不暴饮暴食。无论食物多寡,它们总是一粒一粒地拣、一口一口地吃。相形之下,白鹳的吃相就难登大雅之堂了。苍鹭的吃相更是难看,在争食时恨不能把同类的头颈都吞下去。人们用鹤来象征长寿、用鹤来比喻高雅,不无道理。

白头鹤的生活月历

1月,白头鹤在日本的鹿儿岛、中国的长江中下游、韩国的顺天湾越冬。这时是统计数量的好时机。全球白头鹤的总数量为9100只的结果,就是通过在越冬地数量调查得出来的。其中80% 以上的个体集中在鹿儿岛。

2月,已经有北迁的冲动,开始为回到繁殖地做准备。白头鹤的婚配是一雌一雄制。虽然它们在越冬地也是形影不离,但没有在越冬地交配的记录。偶尔的舞蹈和不同家庭的成员相互驱逐,维系着稳定的配偶关系。

3月,陆续离开越冬地,经过朝鲜半岛、华北、东北等地,并在辽宁獾子洞、吉林莫莫格等重要停歇地短暂休息、恢复体力。此时,成鸟依旧带领着上一年繁殖出来的幼年个体。他们面临着偷猎、农药拌种等威胁。

4月,参与繁殖的白头鹤到达繁殖地,开始占据领域、驱逐其他同类个体(包括被成鸟带回繁殖地的上一年的幼鸟)、交配、筑巢、产卵;不参与繁殖的亚成体组成大小不等的群体,在繁殖地边缘或迁徙路线上的合适地点游荡。

5月,繁殖对以孵卵为主要任务,月底陆续有小鸟出壳。当第一只雏鸟出壳后,常有乌鸦前来“贺喜”。乌鸦们的真正目的是捡食带有尿囊的卵壳。当然,如果成鸟的警戒度不够,说不定会有“顺手牵羊”的事情发生。

6月,幼鸟跟随父母学习采食、躲避敌害等生存本领。这是幼鸟损失最严重的月份。天敌、灾害性天气、人为干扰甚至捕捉都能够造成幼鸟伤亡。一般情况,每只成鸟负责带领一只幼鸟。它们相距不远,相互照应,其乐融融。

7月,食物非常丰富,幼鸟迅速生长,到月底大小可接近成鸟。它们整日随着亲鸟活动。当危险来临时,亲鸟用高亢的鸣叫声示警并飞向空中。幼鸟还是以隐藏、躲避等消极方式来应对险情。

8月,飞羽基本长齐,在成鸟的引导下,幼鸟开始练习飞行。此时,成鸟常常在远离幼鸟1 km 以外,用叫声召唤幼鸟。每当幼鸟飞来时,都能够发现有更多的可口食物。就这样,不断地强化,幼鸟的飞行本领越来越强。

9月,幼鸟已经能够飞行一定的距离,上一年的亚成体和亲鸟及当年的幼鸟开始混群,在天气适宜时练习编队飞行,渐渐离开繁殖地。明年,白头鹤的故乡是否还在?这得要问反客为主的人类,是否有足够宽容的心态。

10月,开始在黑龙江林甸等重要迁徙停歇地集群。在大约1个月的时间里,以当地农作物的种子、草籽等为食。最大的集群可达2000只。白天分散成10-50只的小群活动。家庭痕迹明显。

11月,与春季相比,秋季的迁徙显得漫不经心。哪里湿地周边有玉米地就在那里停留。与农民一同“抢收”庄稼。本月,多数个体都能够到达越冬地。有些个体,偶尔飞到台湾、云南以及日本南端北纬27°的“父岛”。

12月,最拖沓的个体也已经来到了越冬地。在越冬地,它们的活动范围很小,而且多集成大群,面临着严寒和疾病的威胁。当地采取投放谷物等方法来帮助这些白头鹤顺利越冬。这使得它们越来越有依赖性。

最新收录词语

词语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