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检词语
刚地弓形虫
拼音:gāng dì gōng xíng chóng
基本解释
刚地弓形虫是猫科动物的肠道球虫,由法国学者Nicolle及Manceaux在刚地梳趾鼠单核细胞内发现,虫体呈弓形,命名为刚地弓形虫。这种弓形虫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寄生虫,几乎可以在任何一只哺乳动物体内发现它。但是,该弓形虫只能在猫的胃里繁殖,有研究发现弓形虫感染可以潜在的影响人类的行为,甚至世界的文化。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淘汰赛阶段的八场比赛中,全部都是弓形虫感染率高的国家获得了胜利。
刚地弓形虫-概述
这种弓形虫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寄生虫,几乎可以在任何一只哺乳动物体内发现它。但是,该弓形虫只能在猫的胃里繁殖。因此弓形虫的生命繁衍周期和老鼠的大脑有关。老鼠会从猫类的粪便中感染到部分弓形虫,一旦老鼠感染,弓形虫会直接在老鼠大脑中生长,并扰乱老鼠大脑神经元,直至死亡。随后,猫便会吃掉这些老鼠。而老鼠只是扮演了一个中介角色,弓形虫又会找到新的宿主,来完成新的生长周期。
据悉,畜牧业所使用的肥料有很多都是来自猫的粪便。当奶牛和山羊放牧的时候,就是感染到弓形虫,并偷偷在其大脑中寄生。同样,人类吃了感染弓形虫的牛羊肉,也会感染上这种生命力极强的寄生虫。幸好现在的猫都比较城市化,不怎么吃老鼠。所以仅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呈现着潜在的慢性而又良性的弓形虫感染。当然,每个国家的感染率都不同,韩国的弓形虫感染率仅为6%,而加纳的感染率则高达92%。
刚地弓形虫-感染后果
让性格戏剧性改变
这种寄生虫被称为“刚地弓形虫”,它传染到人身上后,会使人的性格产生戏剧性改变。研究显示,女性感染后会变得更加热情、外向和关心他人,男性感染后会变得笨拙乃至沉闷。无论男女感染后都更容易有负罪感和不安全感。
其他研究者将“刚地弓形虫”与精神分裂症联系起来。成人感染了这种寄生虫就像患了轻微的流感,而儿童或胎儿一旦感染受到的影响会更大。牛津大学的研究者认为,感染了较多这种寄生虫的儿童会患上多动症,智商也会下降。
拉弗蒂是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寄生虫生态学家,专门研究寄生虫对其他动物生态的影响。他多年来仔细研究了“刚地弓形虫”感染程度很大和很小的地区。在巴西,三分之二的育龄女子都受到了感染,而在美国,这一数字只有八分之一。
能操纵地区文化与生态
拉弗蒂在《皇家学会会志生物学》上发表论文说,“刚地弓形虫”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造成地区文化差别的原因。
拉弗蒂承认,他的理论有些离奇。但拉弗蒂说,“刚地弓形虫”确实具有令人惊异的能量。它能改变老鼠的个性,使老鼠主动向猫投降,而这正是这种寄生虫所希望看到的。
“刚地弓形虫”可以将自己的卵留在猫屎里,如果老鼠吃了这些猫屎,就受到了感染,其行为将变得更爱冒险,更多地在猫的附近出没。猫吃了老鼠后,“刚地弓形虫”完成了其生命周期。拉弗蒂说,“刚地弓形虫”能够操纵地区生态。“许多寄生虫都有这种本领,它们可以操纵宿主的行为。”他说,“如果感染这种寄生虫,它总是希望回到猫的身上,这就会改变的性格。”
如果一个地区很多人的性格发生了改变,该地区的文化是否会改变呢拉弗蒂知道人类学家不同意他的观点,他们认为对一个地区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往往是强有力的领袖人物。拉弗蒂认为,一群人的群体性格像一个领袖的个人性格那样,都能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拉弗蒂说,他并不是指寄生虫会对文化演变起到很大的作用,实际上其他因素的作用要更大,如地理、气候、自然资源等。
刚地弓形虫-影响世界杯成绩
加纳足球队运动员:凯文·普林斯·博阿滕
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淘汰赛阶段的八场比赛中,全部都是弓形虫感染率高的国家获得了胜利。然后,我们再回顾2006年世界杯,淘汰赛第一轮八场比赛中有七场比赛都遵循这个规律,剩下的一场比赛是巴西对加纳,但这两个国家的弓形虫感染率都很高。除此之外,国际足联最新排名的前25位顺序和弓形虫感染率的排名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巴西(67%),阿根廷(52%),法国(45%),西班牙(44%)以及德国(43%)。总的来说,这几支球队获得了过去十届世界杯的八届冠军。西班牙是其中唯一一支没有获得过世界杯冠军的球队,但是这只“千年老二”的球队却是本届世界杯预选赛表现最好的球队。
弓形虫感染率真的能够提高足球比赛成绩吗?二者关系不成正比,也并不是万无一失的。意大利成功地获得了2006年世界杯,但是该国弓形虫感染率却只有33%。此外,非洲国家公共健康设施不全导致的瘟疫流行,也会致使非洲国家的弓形虫感染率偏高。但非洲国家在本届世界杯上却表现不佳。加纳感染率最高,加蓬为71%,科特迪瓦为60%,都没有取得好的成绩。
那么弓形虫感染率到底如何影响到球员的表现呢?弓形虫的感染可以增加男性大脑中睾丸激素含量。当然国际足联和其他体育组织也清楚这一点,禁止任何形式的睾丸激素补充剂。但是他们并无法禁止弓形虫的感染,只要由弓形虫感染引起的睾丸激素含量平稳上升,国际足联是检测不到的。
不管怎样,这可能只是一个巧合,我们不能因此就让我们年轻的足球队员每天吃感染了弓形虫的山羊肉寿司。在我们没有得知弓形虫确切的信息之前,要谨慎地对待这种巧合。
刚地弓形虫-形态
弓形虫发育的全过程,可有5种不同形态的阶段:即滋养体、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
滋养体:是指在中间宿主在核细胞内营分裂繁殖的虫体,又称速殖子(tachyzoite)。游离的虫体呈弓形成月芽形,一端较尖,一端钝圆;一边扁平,另一边较膨隆。速殖子长4~7µm,最宽处2~4µm。经姬氏染剂或瑞氏染剂染色后可见胞浆呈蓝色,胞核呈紫红色。核位于虫体中央,在核与尖端之间有染成浅红色的颗粒称副核体。游离虫体能在螺旋式转动。细胞内寄生的虫体呈纺锤形或椭圆形,可以内二芽殖、二分裂及裂体增殖三种方式不断繁殖,一般含数个至十多个虫体。被个被宿主细胞膜包绕的虫体集合体称假包囊(pseudocyst)(图12-5),增殖至一定数目时,胞膜破裂,速殖子释出,随血流至其它细胞内继续繁殖。电镜下,速殖子表膜由两层组成,外层包绕整个虫体,在侧缘向内凹陷而成胞口样微孔,内层稍厚,在前端、侧端和后端有类锥体(conoid)及极环(polarring)。类锥体是由一组或几组向上旋曲而中空的弓形线组成。棒状体(rhoptry)8~10条呈球棒状,为腺体样结构,是类锥体向后延伸的部分。胞核位于虫体后半部,核仁位置不定,高尔基体常位于核的前沿凹陷处,呈膜囊样结构;线粒体一至数个;虫体还有发达的粗面内质网、溶酶体和核糖体(图12-6)。当虫体进行内二芽殖分裂时可见到:虫体内细胞器消失,胞核的前沿分裂成2个突起物,逐渐伸展形成2个子核,恢复所有细胞器,虫体分裂成2个虫体
包囊:圆形或椭圆形,直径自5µm至100µm,具有一层富有弹性的坚韧囊壁。囊内滋养体称缓殖子(bradyzoite)可不断增殖,内含数个至数百个虫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破裂,缓殖子重新进入新的细胞形成新的包囊,可长期在组织内生存。
裂殖体:在猫科动物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发育增殖,成熟的裂殖体为长椭圆形,内含4~29个裂殖子,以10~15个居多,呈扇状排列,裂殖子形如新月状,前尖后钝,较滋养体为小。
配子体:由游离的裂殖子侵入另一个肠上皮细胞发育形成配子母细胞,进而发育为配子体,有雌雄之分。雌配子体呈圆形,成熟后发育为雌配子,其体积可不断增大达10~20µm,核染成深红色,较大,胞质深蓝色;雄配子体量较少,成熟后形成12~32个雄配子,其两端尖细,长约3µm,电镜下可见前端部有2根鞭毛。雌雄配子受精结合发育为合子(zygote),而后发育成卵囊。
卵囊:刚从猫粪排出的卵囊为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10~12µm;具两层光滑透明的囊壁,内充满均匀小颗粒。成熟卵囊含2个孢子囊,每个分别由4个子孢子组成,相互交错在一起,呈新月形。
刚地弓形虫-生活史
弓形生活史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阶段,全过程需两种宿主,在猫科动物体内完成有性世代,同时也进行无性增殖,故猫是弓形虫的终宿主兼中间宿主。在其它动物或人体内只能完成无性生殖,最为中间宿主。有性生殖只限于在猫科动物小肠上皮细胞内进行,称肠内期发育。无性生殖阶段可在肠外其它组织、细胞内进行,称肠外期发育。弓形虫对中间宿主的选择极不严格,除哺乳动物外,鸟类、鱼类和人都可寄生,对寄生组织的选择也无特异亲嗜性,除红细胞外的有核细胞均可寄生。
1.中间宿主内的发育:当猫粪内的卵囊或动物肉类中的包囊或假包囊被中间宿主如人、羊、猪、牛等吞食后,在肠内逸出子孢子、缓殖子或速殖子,随即侵入肠壁经血或淋巴进入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寄生,并扩散至全身各器官组织,如脑、淋巴结、肝、心、肺、肌肉等进入细胞内发育繁殖,直至细胞破裂,速殖子重行侵入新的组织、细胞,反复繁殖。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机体,部分速殖子侵入宿主细胞后,特别是脑、眼、骨骼肌的虫体繁殖速度减慢,并形成包囊,包囊在宿主体内可存活数月、数年,甚至终身不等。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时,组织内的包囊可破裂,释出缓殖子,进入血流和其他新的组织细胞继续发育繁殖。包囊亦中间宿主之间或终宿之间互相传播的主要形成。
2.终宿主内的发育:猫或猫科动物捕食动物内脏或肉类组织时,将带有弓形虫包囊或假包囊吞入消化道而感染。此外食入或饮入外界被成熟卵囊污染的食物或水也可得到感染。卵囊内子孢子在小肠腔逸出,主要在回肠部侵入小肠上皮细胞发育繁殖,经3~7天,上皮细胞内的虫体形成多个核的裂殖体,成熟后释出裂殖子,侵入新的肠上皮细胞形成第二、三代裂殖体,经数代增殖后,部分裂殖子发育为配子母细胞,继续发育为雌雄配子体,雌雄配子受精成为合子,最近形成卵囊,破出上皮细胞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温、湿度环境中经2~4天即发育为具感染性的成熟卵囊,猫吞食不同发育期虫体后排入卵囊的时间不同,通常吞食包囊后约3~10天就能排出卵囊,而吞食假包囊或卵囊后约需20天以上。受染的猫,一般可排出1000万/日卵囊,排囊可持续约10~20天,其间排出卵囊数量的高峰时间为5~8天,是传播的重要阶段,卵囊具双层囊壁,对外界抵抗力较大,对酸、碱、消毒剂均有相当强的抵抗力,在室温可生存3~18个月,猫粪内可存活1年,对干燥和热的抗力较差,80℃1分钟即可杀死,因此加热是防止卵囊传播最有效的方法。
刚地弓形虫-致病机制
弓形虫的侵袭作用除与虫体毒力有关外,宿主的免疫状态亦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弓形虫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虫株的侵袭力、繁殖速度、包囊形成与否及对宿主的致死率等,刚地弓形虫可分为强毒和弱毒株系,国际上公认的强毒株代表为RH株;弱毒代表为Beverley株,极大多数哺乳动物、人及家畜家禽类对弓形虫都是易感中间宿主,易感性则因种而有所差异。
速殖子期是弓形虫的主要致病阶段,以其对宿主细胞的侵袭力和在有核细胞内独特的内二芽殖法增殖破坏宿主细胞。虫体逸出后又重新侵入新的细胞,刺激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的浸润,导致组织的急性炎症和坏死。电镜下观察到虫体藉尖端类锥体和极环接触宿主细胞膜,使细胞出现凹陷,虫体借助棒状体分泌一种酶,称穿透增强因子(penetrationenhancing factor,PEF)协同虫体旋转运动穿入细胞内发育繁殖。
包囊内缓殖子是引起慢性感染的主要形式,包囊因缓殖子增殖而体积增大,挤压器官,使功能受到障碍。包囊增大到一定程度,可因多种因素而破裂。游离的虫体可刺激机体产生迟发性变态反应,并形成肉芽肿病变,后期的纤维钙化灶多见于脑、眼部等。宿主感染弓形虫后,在正常情况下,可产生有效的保护性免疫,多数无明显症状,当宿主有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低下时才引起弓形虫病,即使在隐性感染,也可导致复发或致死的播散性感染;近几年有报导艾滋病患者因患弓形虫脑炎而致死。
刚地弓形虫-临床分类
有先天性和获得性弓形虫病二类。先天性弓形虫病只发生于初孕妇女,经胎盘血流传播。受染胎儿或婴儿多数表现为隐性感染,有的出生后数月甚至数年才出现症状;也可造成孕妇流产、早产、畸胎或死产,尤以早孕期感染,畸胎发生率高。据研究表明,婴儿出生时出现症状或发生畸形者病死率为12%,而存活中80%有精神发育障碍,50%有视力障碍。以脑积水、大脑钙化灶、视网膜脉络膜炎和精神、运动的障碍为先天性弓形虫病典型症候。此外,可伴有全身性表现,在新生儿期即有发热、皮疹、呕吐、腹泻、黄疸、肝脾肿大、贫血、心肌炎、癫痫等。融合性肺炎是常见的死亡原因。
获得性弓形虫病可因虫体侵袭部位和机体反应性而呈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因而无特异症状,须与有关疾病鉴别。患者多数与职业、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有一定关系。淋巴结肿大是获得性弓形虫病最常见的临床类型,多见于颌下和颈后淋巴结。其次弓形虫常累及脑、眼部,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在免疫功能低下者,常表现为脑炎、脑膜脑炎、癫痫和精神异常。弓形虫眼病的主要特征以视网膜脉络膜炎为多见,成人表现为视力突然下降,婴幼儿可见手抓眼症,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也有出现斜视、虹膜睫状体炎,色素膜炎等,多见双侧性病变,视力障碍外常伴全身反应或多器官病损。
多数隐性感染者,当患有恶性肿瘤,施行器官移植,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放射治疗、细胞毒剂等医源性免疫受损情况下或先天性、后天性免疫缺陷者,如艾滋病患者、孕期妇女等都可使隐性感染状态转为急性重症,使原有病症恶化。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报告,在14510例艾滋病患者中并发弓形虫脑炎者有508例,大多在2~8个月内死亡。另有资料表明在81例弓形虫患者中伴有何杰金氏病者32例,淋巴肉瘤9例,白血病15例。
刚地弓形虫-疾病病因
(一)传染源人弓形虫病的重要传染源是动物,几乎所有温血动物都可传染弓形虫,一些鸟类和鸡、鸭等也是弓形虫的自然宿主。猫及猫科动物是弓形虫的终末宿主,其粪便中含有大量卵囊,在传播本病上具有重要意义。人只有经胎盘的传播才具有传染源的意义。
(二)传播途径先天性传播母体在孕期急性感染后,30%—46%虫体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孕期前3个月内胎儿受染率较低,但感染后可导致严重的先天性弓形虫病,孕期后3个月的感染常无临床症状,但胎儿受染率高,可达65%。
(三)人群易感性人类普遍易感。胎儿和幼儿对弓形虫的易感性比成人高。在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的病人中易感染本病。
(四)流行特征该病流行呈全球性分布,但多为隐性感染或原虫携带者。中国各地近年调查,其感染率在0.1%—47.3%不等,农村感染率高于城镇,成人高于儿童。动物饲养者、屠宰工人、肉类加工厂和剥制动物毛皮的工人、兽医等人群弓形虫感染率较高。
刚地弓形虫-病理生理
弓形虫主要经消化道侵入人体。首先子孢子或滋养体侵入肠粘膜细胞并在其中繁殖,引起肠粘膜细胞破裂,滋养体经血流或淋巴播散,造成虫血症,进一步侵犯各种组织器官,在组织细胞内迅速分裂增殖引起宿主细胞破坏,再侵犯临近细胞,如此反复,引起局部组织细胞坏死,形成坏死病灶和以单核细胞侵润为主的急性炎症反应。弓形虫病变可见于人体任何器官。常见部位有淋巴结、眼、脑、心、肺、肝和肌肉,其中以淋巴结、眼和脑的病变最具特征性。淋巴结是获得性弓形虫病最常侵犯的部位。
其炎症反应具有特征性,表现为高度的滤泡增生,生发中心的边缘细胞胞浆呈嗜酸性变,组织巨噬细胞不规则聚集。淋巴结中无典型肉芽肿形成。眼可产生单一或多发性坏死灶。有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侵润。病灶中可查见滋养体或包囊。坏死性视网膜炎为最先病变,随后可发生肉芽肿性脉络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白内障和青光眼。脑可表现为局灶性或弥漫性脑膜脑炎,伴有坏死和小神经胶质细胞结节。在坏死灶及坏死灶附近血管周围有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侵润,其周边可查到弓形虫。先天性弓形虫脑病尚可见脑室周围钙化灶、大脑导水管周围血管炎症、坏死和脑积水等。
刚地弓形虫-诊断检查
实验室检查:
弓形虫病眼球
(一)病原体检查
可取各种体液如脑脊液、痰液、胸腹水、骨髓等涂片,淋巴结印片及组织切片,用常规染色法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可发现弓形虫滋养体或包囊;也可将上述标本接种小鼠或组织培养法分离弓形虫;用核酸原位杂交或聚合酶反应(PCR)检测弓形虫DNA,可能有助弓形虫感染的诊断。特别是应用PCR检测脑脊液和羊水中弓形虫DNA,分别对脑弓形虫病和先天性弓形虫病的诊断有较大意义。
(二)免疫学检查
1.以完整虫体为抗原来检测血清中的抗虫体表膜的抗体常用方法有:
①Sabin—Fcldman染色试验(SFDT);
②直接凝集试验(DAT);
③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
2.检测主要针对虫体胞浆成份的抗体,常用方法有:
①间接血凝试验(IHA);
②双夹心ELISA法检测特异性1gM(DS—1gM—ELISA;
③双夹心ELISA检测特异性1gA(DS—1gA—ELISA);
④补体结合试验(CF)。
3.应用抗弓形虫特异性抗体检测血清或体液中的弓形虫循环抗原(CAg)是近年广泛应用的技术。弓形虫循环抗原阳性是病原体存在的指标,可诊断人弓形虫急性感染。(三)其他患者末梢血象,白细胞数可呈正常或轻度上升,其中淋巴细胞数和嗜酸粒细胞数可稍增高,可见异常淋巴细胞。弓形虫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压力多呈正常,外观黄色,球蛋白试验多呈阳性,细胞数稍增多,一般(100—300)×106/L,主要为单核细胞,葡萄糖含量正常或下降,蛋白含量增高,氯化物多正常。诊断应综合临床表现,病原学和免疫学检查进行诊断。对先天性畸形或艾滋病患者出现脑炎者,均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确诊须有病原学或血清学证实。
刚地弓形虫-治疗方案
治疗:抗弓形虫滋养体的治疗已取得较可靠的疗效,但对消灭弓形虫的包囊则尚未找到有效药物。故近期疗效较 好,但复发者较多。
刚地弓形虫
(一)抗弓形虫治疗的主要对象
1、免疫功能正常获得性弓形虫感染有重要器官受累者,如眼弓形虫病、脑弓形虫病;
2、免疫功能缺陷宿主的弓形急性和隐性感染
3、先天性弓形虫病患儿;
4、血清学试验从阴性转为阳性的孕妇(弓形虫的近期感染)。
(二)主要抗共性药物有乙胺咪啶、磺胺嘧啶(或磺胺吡嗪、磺胺二甲嘧啶、复方磺胺嘧啶、复方磺胺甲恶)、螺旋霉素、克林霉素和阿奇霉、克那霉素、罗红霉素等大环酯类抗生素,Atovaquone和Dopsone等。arprinocid、青嵩素及其衍生物、喷他脒(戊烷脒),氯喹络酮类药和5—氟尿嘧啶等药物经体内和体外均发现有抗弓形虫的作用。
(三)常用治疗方案主张采用诱导维持疗法,即首先采用4—6周多种有效的抗弓形虫药物的大剂量联合治疗,以进行诱导强化治疗,而后减少用药种类和减小药物剂量,进行抗弓形虫药物的长期维持治疗。一般维持治疗药物的用量是诱导强化时药物用量的1/2。(四)孕妇的抗弓形虫药物治疗一旦确诊为弓形虫的近期感染,应尽早地进行抗弓形虫治疗。孕妇忌用乙胺嘧啶(乙方以防致畸),可用螺旋霉素,每日2—4g,4次分服,3周为1疗程,间隔1周再重复治疗。孕妇还可应用克林霉素每日600—900mg,亦可联合用药。
刚地弓形虫-安全提示
1、动物饲养员、屠宰场工作人员以及医务人员等较易感染;
2、与猫狗等密切接触时,防止猫粪污染食物、饮用水和饲料。不吃生的或不熟的肉类和生乳、生蛋,接触生肉或未洗净的食品后要洗手;
3、对所有育龄妇女和近期确诊感染弓形虫的妇女进行卫生宣教。妇女应避免接触猫或其他有猫粪污染的区域。
4、对有发生原发性感染危险的妇女应作孕期筛查,怀孕的第一或第二期的感染者应咨询可行的治疗和可能终止妊娠的方案。
刚地弓形虫-防治原则
防止弓形虫病流行重在预防。应加强对家畜、家禽和可疑动物的监测和隔离;对肉类加工厂建立必要的检疫制度,加强饮食卫生管理,教育群众不吃生或半生的肉制品,不养猫养动物;定期对孕妇作弓形虫常规检查,以防制先天性弓形虫病的发生。
对急性期患者应及时药物治疗,但至少尚无理想的特效药物。乙胺嘧啶、磺胺类对增殖期弓形虫有抑制生长的作用。常用制剂为复方新诺明(co-trimoxazole),亦可与乙胺嘧啶联合应用提高疗效,对孕妇应忌用,则可用螺旋霉素(spiramycin)毒性小,器官分布浓度高,为目前对孕妇的首选药。疗程中适当配伍用免疫增强剂,可提高宿主的抗虫功能,发挥辅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