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检词语
化学污染
拼音:huà xué wū rǎn
基本解释
计模式
选择控制城市污染的气象因子,利用气象资料和同时监测的污染物浓度资料建立统计关系。根据气象资料用此关系式计算观测点的污染浓度数学物理模式 由 4个方面组成:①污染源的简化,掌握污染源的分布、排放方式和排放量随时间的变化,按照模式的要求进行简化。②掌握城市边界层结构(风和温度的水平分布、铅直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和各类稳定度下的大气扩散参数。③掌握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沉降、 降水冲刷和大气化学转化规律, 以便模拟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迁移转化过程。④根据上述三方面的资料,建立大气污染多源模式并进行计算。
将模式的计算结果与监测浓度分布进行对比,进一步验正和修改模式(见图[大气污染多源模式工作程序图])。修改后的模式便可用于大气环境质量预测和防治途径的研究。若能预报出模式需要的气象参数(见),就能做出污染预报。
详细解释
大气自净过程
全球每年有数亿吨的烟尘和气体排入大气。但通过各种迁移、转化过程又被清除出大气,不在大气中积累。在大气中自然进行的这种过程,称为大气自净过程,一般包括重力沉降、降水冲刷和大气化学反应三种过程。
重力沉降
烟尘受重力作用沉降到地面,粒子越重,沉降速度越大。直径大于10~20微米的粒子,沉降速度常大于1厘米/秒,其沉降作用不能忽略。下沉运动使烟道向下倾斜,近距离烟尘的浓度比同一排放量的气体浓度大,而远距离则相反。地面最大浓度可比无沉降过程的大百分之几十。到达地面的污染物,由于碰撞、吸附、植物吸收和化学反应等过程,一部分沉积到地面,一部分返回大气中。地面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的沉积量正比于地面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其比例系数称为沉积速度。此速度越大,沉积量也越大。
降水冲刷
云雾滴很小,只能吸收小粒子。雨(雪)在降落过程中与粒子碰撞而捕获的粒子数和雨滴(雪花)扫过的体积内总粒子数之比同雨滴大小、粒子大小及粒子密度有关。由于雪花面积大,落速比水滴慢,对粒子的冲刷效果比雨滴大。气体中的污染物不断扩散到雨雪上而被溶解或者发生化学反应。分子扩散系数越大,溶解度或反应速率越大,被雨雪清洗的气体污染物越多。
大气化学反应
污染物在大气中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之后,有的不再具毒性(如硫酸雾与空气中的氨化合成无毒的中性硫酸铵),有的形成新的污染物。种类繁多的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化学反应是极其复杂的。以二氧化硫为例,在日光照射下可氧化成三氧化硫。大气中若含有起催化作用的二氧化氮和臭氧气体,这种反应的速度更快。三氧化硫在空气中遇水滴就形成硫酸雾。二氧化硫还可溶于水滴形成亚硫酸,然后再氧化成硫酸。酸雾遇到其他物质(金属飘尘、氨等)形成硫酸盐,再由降水冲刷形成酸雨降落地面。氮的氧化物和臭氧化合后,溶于水滴而形成硝酸,然后再与其他物质化合成硝酸盐,而被降水清除出大气。光化学反应过程在大气中形成的酸雾和酸盐微粒,称为光化学烟雾(见)。
空气污染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空气污染对城市气候的影响比较明显,但还没有充分的事实证明这种污染会造成全球的。可能有两种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因素: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引起气候变暖。②增多,增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使全球大气的气温降低(见)。70年代以来空气污染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已受到各方面的注意,各国为此建立了大量的日常监测工作,进行研究和模式计算。如何确定这两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对全球气温变化的影响,是主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参考书目R.W.Shaw,R.E.Munn,Air Pollution Meteoroloy,D.Reidel Publ.,Dordrecht,Holland,197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山区空气污染与气象》,科学出版社,北京,1978。D.H.斯莱德编,张永兴等译:《气象学与原子能》,原子能出版社,北京,1979。(D.H.Slade,ed.,Meteorolo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