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检词语
黄鼬
拼音:huáng yòu
基本解释
黄鼬(学名:Mustela sibirica)俗名黄鼠狼,因为它周身棕黄或橙黄,所以动物学上称它为黄鼬。主要生活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西藏、泰国等地,中国很多地区都有分布。是小型的食肉动物。与很多鼬科动物一样,它们体内具有臭腺,可以排出臭气,在遇到威胁时,起到麻痹敌人的作用。主要以啮齿类动物为食,偶尔也吃其他小型哺乳动物,民间谚语说“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实际上黄鼬很少以鸡为食。黄鼬的皮毛适合制作水彩或油画的画笔,中国人称为狼毫。
中文名称:
黄鼬
外文名称:
Siberian Weasel
别称:
黄鼠狼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哺乳纲
目:
食肉目
科:
鼬科
属:
鼬属
拉丁学名:
Mustela sibirica
命名时间:
Pallas, 1773
详细解释
外形特征
黄鼬体长250-390毫米,雌性小于雄性1/2-1/3。体形细长,四肢短。颈长、头小,可以钻很狭窄的缝隙。尾长约为体长之半,尾毛蓬松。背部毛棕褐色或棕黄色,吻端和颜面部深褐色,鼻瑞周围、口角和额部对白色,杂有棕黄色,身体腹面颜色略淡。夏毛颜色较深,冬毛毛色浅淡而带光泽。尾部、四肢与背部同色。肛门腺发达。
分布范围
分布于西伯利亚、朝鲜 日本、克什米尔、印度、尼泊尔、缅甸和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地区。中国大部分省区均有分布,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台湾;分布在以下保护区:天堂寨,松山(北京),牛姆林,武夷山(福建与江西的交界处),戴云山,兴隆山,南岭,南昆山,黑石顶,豫北黄河故道湿地,鼎湖山,大明山,大瑶山水源林(广西),十万大山水源林,道真大沙河,赤水桫椤,麻阳河,雷公山,习水,佛顶山(石阡),梵净山,茂兰,董寨鸟类,济源猕猴,鸡公山,宝天曼(内乡),洪河,凉水,兴凯湖,九宫山,神农架,后河,桃源洞,壶瓶山,八大公山,东洞庭湖,索溪峪,八面山,莽山,莫莫格,鄱阳湖,岩泉,桃红岭,井冈山,双台河口,老秃顶子,白石砬子,罗山,白芨滩,白芨滩,六盘山(宁夏),庞泉沟,太白山,佛坪,王朗,卧龙,缙云山,金佛山,珠穆朗玛峰,苍山洱海,大围山,怒江,高黎贡山,铜壁关,南麂列岛,清凉峰,天目山(浙江),古田山,乌岩岭,三江(黑龙江),瓦屋山,大雾岭,南洞庭湖湿地和水禽,赛罕乌拉,朱家山,安溪云山,小溪,黄河三角洲,额济纳胡杨林,南靖南亚热带雨林;分布在以下山脉湖泊:长白山,中条山,大别山,玉龙雪山,都庞岭,高黎贡山峰,关帝山,贺兰山,小兴安岭,香山,五台山,六盘山,芦牙山,太岳山,清凉峰,秦岭,阿尔泰山山地,伏牛山。
生活习性
栖息于山地和平原,见于林缘、河谷、灌丛和草丘中、也常出没在村庄附近。居于石洞、树洞或倒木下。多夜间活动。食性很杂,在野外以鼠类为主食,也吃鸟卵及幼雏、鱼、蛙和昆虫;在住家附近,常在夜间偷袭家禽,首先吸食其血液,再吃内脏及躯体,性嗜吸血。以臭腺放出臭气自卫。
黄鼬冬季常追随鼠类迁移而潜入村落附近,在石穴和树洞中筑窝。它们擅长攀援登高和下水游泳,也能高蹦低窜,在干沟的乱石堆里闪电般的追袭猎食对象。黄鼬的警觉性很高,时刻保持着高度戒备状态,要想对黄鼬出其不意的偷袭是很困难的。一旦遭到狗或人的追击,在没有退路和无法逃脱时,黄鼬就会凶猛地对进犯者发起殊死的反攻,显得无畏而又十分勇敢。黄鼬及其家族的其他成员还有一种退敌的武器,那就是位于肛门两旁的一对黄豆形的臭腺,它们在奔逃的同时,能从臭腺中迸射出一股臭不可忍的分泌物。假如追敌被这种分泌物射中头部的话,就会引起中毒,轻者感到头晕目眩,恶心呕吐,严重的还会倒地昏迷不醒。
黄鼬的身材修长,四脚短小,是世界上身子最柔软的动物之一,因为黄鼬的腰软善曲,可以穿越狭窄的缝隙,有了这个本领,就可以任意钻进鼠洞内,轻而易举地捕食耗子了。它们的性情残暴凶狠,决不放过所遇到的弱小动物,即便吃不完,也一定要把猎物全部咬死。黄鼬的主食是老鼠和野兔,尽管野兔在短距离内跑得挺快,但在长时间的高速追逐下,最后总会由于恐惧和力竭而被赶上咬断脖颈,做了黄鼬口下的牺牲品。据调查,每头黄鼬一夜之间可以捕食6~7只老鼠。
亚种分布
(中国有7个亚种)[3]
1.黄鼬东北亚种 Mustela sibirica manchurica
2.黄鼬西藏亚种 Mustela sibirica canigula
3.黄鼬华北亚种 Mustela sibirica fontanieri
4.黄鼬台湾亚种 Mustela sibirica taivana
5.黄鼬东南亚种 Mustela sibirica davidiana
6.黄鼬指名亚种 Mustela sibirica sibirica
7.黄鼬西南亚种 Mustela sibirica moupinensis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哺乳动物纲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
经济价值
鼬是益兽,它的主要食物是各种鼠类。据估算,一只鼬一年可吃1500-3200只老鼠。但鼬的皮毛也非常珍贵,皮板结实,毛长绒厚,可做衣帽,尾毛是高级毛笔“狼毫”的原料。
捕捉方法
黄鼬的栖息地多在河谷、土坡、沼泽和坟墓中,山寨及平原村庄周围也能见到。科学捕捉,使种鼬不受损伤,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用木箱捕捉。该装置是用一个长方形的木桶,两头吊有闸门,中部置食饵。食饵上穿细绳连接两头闸门吊闸,将木箱置于黄鼬经常出没的地方。当黄鼬钻进去吃食时,钩动闸落即可捕获。
二、用网套捕捉。发现黄鼬的洞穴时,用网封盖住,待其出洞落网。如黄鼬不肯出洞,可用清水或烟熏逼其出洞就擒。
三、用竹筒捕捉。选内径约70毫米的竹筒,截下70厘米长,打通中间环节,保证内壁光滑。将诱饵放入筒底,而后用铁丝网盖住诱饵,以防诱饵被鼠、蛙吃掉。筒口与地面要平,黄鼬进去吃食时,因筒面光滑狭小而无法退出,可被活捉。
人工繁殖
成年雄鼬体重1千克左右,体长25~39厘米、尾长14~18厘米,雌鼬体长为雄鼬的2/3。四肢短,背面赤褐色,口和颈白色,胸腹淡黄褐色。黄鼬属于季节性繁殖动物,南方每年2~4月繁殖,北方4~6月繁殖。出生后8~10个月性成熟,头年出生的仔鼬到翌年春季就能繁殖,年产1胎。雌鼬可以利用3~4年,每胎产仔鼬3~8只,最多可达到12只。发情的雌鼬外阴部逐渐肿胀,发情初期外阴部如绿豆大小,高潮时如黄豆粒大小,略带红色,有黏液排出,采食减少,此时配种受胎率高。雄鼬发情时睾丸下垂,膨胀,呈圆形,性情急躁,食欲减少,不时发出“咕咕”的叫声。
放对前先将雌鼬关进窜笼内,然后放在雄鼬笼上试情,如果雄鼬发出“咕咕”的叫声,雌鼬又无反抗,即可放对进行交配。交配时间一般1~2小时,有的可达4小时。正常情况下,1只雄鼬在繁殖季节可交配3~4只雌鼬。交配后3~5天要对雌鼬进行检查。如果雌鼬外阴部已开始萎缩,说明已交配成功,如果雌鼬外阴部继续红润和肿大,则需继续复配,直到受孕。
雌鼬怀孕期为33~37天,怀孕到30天时开始营巢做窝。在人工饲养情况下,约有70%在5~6月产仔。初生的仔鼬呈肉红色,体长4~5厘米,体重5~7克,全身无毛,5日龄后全身长出灰白色细毛,20日龄后毛色逐渐变为黄褐色,70日龄左右毛色变为棕黄色。15~20日龄开始给仔鼬补牛奶、鸡蛋或切碎的鲜鱼等,20~23日龄睁眼,40~45日龄长齐上门齿,50日龄长齐下门齿,到60日更换犬齿。
黄鼬是典型的食肉动物,人工饲养必须保证营养。非繁殖季节,可给以鸡内脏或鱼类为主的饲料,适当喂给蚕蛹及动物肉,每天喂1次。每星期喂2次稀饭、米饭、鸡翅、鸡头、鸡内脏、骨粉、食盐等混合料。混合料的比例:⑴非配种期。肉类30%、内脏25%、玉米粉10%、麸皮10%、豆饼10%、萝卜3%、白菜2%、食盐0.5克、骨粉2克、酵母2克、鱼肝油0.5克。⑵配种、怀孕、泌乳期。肉类40%、内脏5%、乳5%、玉米粉5%、麸皮5%、豆饼10%、萝卜3%、白菜25%、食盐0.5克、骨粉2克、酵母2克、鱼肝油1克。
药用价值
【药 材 名】鼬鼠肉
【拉 丁 名】Mustela sibirica Pallas
【名称考证】黄鼬,黄鼠狼,鼪鼠,地猴,鬛鼠
【科目来源】鼬科动物
【药用部位】黄鼬的肉。
【性味归经】甘、温、有小毒入肺、肾二经
【功效主治】杀虫疗疮、温肾缩尿。治疥疮、疮溃不愈合、尿频。
【用法用量】 内服:烧存性研末,0.5一1钱。外用:煎油徐或烧灰研末撤。
【资源分布】分布遍及全国。
【古籍考证】出自《本草纲目》;《纲目》:“按《广雅》,鼠狼即鼬也。此物健于搏鼠及离畜,又能制蛇虺。”“鼬,处处有之,状似鼠而身长尾大,黄色带亦,其气极臊奥。”“鼬鼠心肝,气味臭,微毒,治心腹痛,杀虫。《海上仙方》用黄鼠心、肝、肺一具,阴干瓦焙为末,入乳香、没药、孩儿茶、血竭末各三分,每服一钱,烧酒调下立止。”
【相关选方】治淋病:鼬鼠全身黑烧粉末,与等量之梓白皮细末混合,每次约服一匙许,开水送。
黄鼬趣闻
《聊斋志异》一书或民间传说中有不少关于狐仙的故事,用现代科学来解释,就是有的人体质差,抵抗力不强,在偶尔受到狐臊味的作用时,产生的一些希奇古怪的幻觉。中国人的印象中,黄鼠狼和狐狸一样,是妖兽。中国人反感鼬,除了它有偷袭家禽的毛病外,更重要的是它还有与狐狸一样的“魔法”,能够迷惑体弱多病之人。在早些年间,人们经常会看到被黄鼠狼“附”上身的人,这种人疯疯癫癫,胡言乱语,一般还都是黄鼠狼的“代言者”,从人的口里说出了黄鼠狼的心思,如:“我没偷吃你家的鸡,你们为什么堵了我的洞口?”等等。对付这种病人,人们便请出德高望重的老者或神婆,面对着病人,好言相劝黄鼠狼快快离开,也有使硬手段的,厉声喝斥:如果再不识趣走开的话,就要怎样怎样。
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将鼬妖魔化的已无从考察,但鼬的确没有人们想像的那样“神通广大”。鼬是自然界里常见的小型食肉动物,只是遵循“自然选择”的规律,在进化的过程中,具备了一些其它动物没有的生存技能而已。鼬能够缩骨,穿过比它身子小的洞穴或者缝隙,鼬的肛门旁有一对皮脂臭腺,遇到危险时,能释放出臭气。所以,鼬还有一个不太雅的外号,叫臭鼬。鼬如果遭到掠食者的追击,在掠食者快追上它时,便放出臭气。这种臭气,轻则令掠食者止步,重则导致掠食者窒息。鼬的臭气,不仅是防身的工具,而且还是捕猎的武器。一只刺猬蜷起身子成了一个球,老虎也没办法,但鼬有办法。它只须在刺猬身上找出一条缝隙,调转身子,放一个臭屁即可。不一会,刺猬便被鼬的臭屁熏得昏迷了,乖乖舒展开了身子。这时的鼬,便可轻松地给刺猬动一个“外科手术”,尽情享用美味了。
在东北地区,流传着黄鼠狼是会邪术的。如果一个人救了黄鼠狼,那么他这辈子会很好运,但他的第二辈就会受到迫害。如果一个人害了黄鼠狼,那么他会与一只小黄鼠狼一起吊死。也就是说,碰见黄鼠狼就是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