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检词语

大家都在找的词语:
拼音aa
不堪重負
雪糕刺客
弃车保帅
大家都在找的词语:
A
B
C
D
E
F
G
H
J
K
I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罗平化石群

拼音:luó píng huà shí qún

基本解释

罗平化石群 - 简介

云南罗平古化石群发现于2007年,是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在一次野外地质调查中发现的,该生物化石群产出时代距今约2.4—2.5亿年,其中许多化石类别系在中国首次发现,如鲎化石、等足目等。

罗平化石群 - 地理位置

罗平远古生物化石群便是在这座山上发现的

罗平化石群位于云南省罗平县,地处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素有“滇东明珠”之美誉,是云南进出东南沿海的东大门,324国道、南昆铁路横贯东西。

罗平化石群周边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世界最大自然天成花园—30万亩连片油菜花海,激情飞扬、“一目十瀑”的国家AAAA级九龙瀑布群风景区,清幽静美、国家AAA级多依河风景区,雄劲幽深的鲁布革峡谷峡湖景观,共同造就了罗平雄、险、奇、幽、秀为一体的自然风光,加上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璀璨的人文景观,使得罗平成为云南省旅游大县,成为“自然之旅”的一个好地方,备受世界各地旅游、摄影爱好者青睐。

罗平化石群 - 分布

罗平化石群的分布面积约为200平方公里,初步划定化石遗址保护区6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14平方公里选入地质遗址保护范围。化石多顺层面分布,标本保存精美,化石丰度极高,再现了当时古生物生态栖息的状态。

该生物群产出时代距今约2.4亿年——2.5亿年,与著名的意大利和瑞士交界处的动物群时代相当,比著名的贵州关岭动物群早2000多万年。此外,罗平生物群发现有大量的新属新种,其中许多化石类别系在中国首次发现,如鲎化石、等足目等。

罗平化石群 - 发现过程

云南省罗平县大型生物化石群,包括两万多个化石,种类丰富。图中这是一条鱼龙的化石。

2007年10月,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首次在中三叠统关岭组发现了丰富的脊椎动物化石,同期发现的还有甲壳、双壳、腹足及植物化石。生物门类的多样性、化石保存的完整性举世罕见,堪称中国珍稀的三叠纪海洋生物化石库。

罗平生物化石群中保存的非常完整精美的海生爬行动物以及鱼类、节肢动物、双壳类、腹足类、棘皮动物、菊石、植物等化石。与世界上其他三叠纪动物群相比,其种类丰富、保存精美、数量众多,是目前(截止2010年)中国已知的化石种类最为丰富的三叠纪特异埋藏化石群,其化石类型的多样性超过关岭动物群、兴义动物群以及盘县动物群;罗平化石群处于二叠纪末期生物大绝灭后,经过早三叠世的缓慢复苏后于中三叠世的快速辐射阶段的关键位置,对探讨三叠纪海洋生物复苏、三叠纪海洋生物演化和辐射、古海洋动物地理区系以及重塑当时的古环境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脊椎动物化石群落

2008年2月,研究人员初步挖掘出实体标本200余件,包括321尾鱼类、38条鱼龙类以及甲壳、双壳、腹足类化石。经中科院古人类与古脊椎动物研究所鉴定,鱼类化石主要有裂齿鱼类、真颚鱼类、弓鳍鱼类、半椎鱼类、全骨鱼类、龙鱼类等,大部分鱼类化石为新属种。罗平动物群无论在丰度、分异度、保存程度上堪称神奇,罕见和完美,对生态学、埋藏学、古地理、古气候及油气地质学都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罕见的海生鱼类化石群。化石个体保存完整,个体齐全,鱼类化石一般长5—15厘米,是研究系统分类和个体发育的珍贵资料;化石丰度高,化石富集地带可达20尾/平方米,如此丰富、完好的海相鱼类动物群的发现尚属首次。二是完整的生物链。

该化石群不仅具有大量的鱼类,还伴生有爬行类、甲壳、双壳、软体、牙行类、腹足类化以及植物化石,并由低等的浮游生物到高等的龙鱼类甚至爬行类生物组成完整的生物链,是研究生态学的极佳材料。三是埋藏神奇。化石个体完好地顺层分布,埋藏体位多样,少量鱼类、龙鱼类化石斜穿层理,将为埋藏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四是层位稳定,岩性特征良好,利于采集、运输、保存。五是油苗相伴。晶洞中尚有稠油、沥青显示,稠油经点火能够燃烧,大量的生物遗体的存在以及碳酸盐岩溶孔、岩溶角砾岩和白云岩的存在为该地区提供了良好的油气生、储条件,将会具有较大的油气地质意义。六是独具特色。

生物群

罗平大型生物化石群,包括像龙鱼这样的掠食动物的完整骨骼。

2009年3月,中心组织施工队伍正式开展1号采坑化石采掘工作。现已全面完成了1号采坑的化石采掘工作,采集了鱼类、龙鱼类、爬行类、节肢类、双壳类等一批古生物化石,现场对化石标本进行了编号、照相、登记造册,同时在采掘现场收集了大量生态学、埋藏学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已采获化石数千件。

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罗平生物群的属种和个体均十分丰富,化石多顺层面分布,属原地埋藏,标本保存精美,一些微细构造和关键部位都完整无缺,化石丰度极高,埋藏体位多样,且不同生长阶段的个体比较齐全,是研究埋藏学和古生态学的理想材料。

2.5亿年前化石群呈现完整生态系统

左图为祖龙的牙齿祖龙是许多恐龙的祖先;右图为鲎的软组织化石。

2010年12月,考察人员在中国云南省罗平县发现了一个远古时代的大型化石群,其中有包括植物、肉食性鱼类和大型爬行动物在内的两万余个化石。

化石搜寻者们知道他们此次发现的是一个属于遥远过去的海洋生态系统。这是一个失落的世界,它是地球经历了最严重生物灭绝事件后的重生。这次发现的这一化石群位于罗平县的一处山坡上,它代表了在2.52亿年前生物大灭绝事件后出现的首次生态系统复苏。那次大灭绝事件几乎将生命现象从地球上彻底抹掉。

这些保存完好的化石中包括软体动物、海胆类,和节肢动物,以及占据着当时海洋食物链顶层位置的大型食肉动物,如最早的鱼龙,以及体长达4米的肉食性海洋爬行动物。在这些化石群中,研究人员还找到了一些珍贵的“碎片”:源自陆地生物的化石。其中包括一种针叶植物的残枝,以及一种原始陆地爬行动物的牙齿。这些动物死后,它们的骨骼堆积在海底,随着时间推移,地壳变动。海洋沉积物层层掩埋覆盖,并最终露出水面。亿万年后,这里成了云南省罗平县所在地。

古代等脚类动物化石——一种像大型海洋土鳖虫似的甲壳纲动物。

罗平县化石群的情况显示,许多处于食物链底部的小型生物在大灭绝发生后200~300万年内就实现了复苏。而一旦它们的数量趋于稳定,以它们为食的上层生物也开始复苏,这其中包括软体动物和贝类。其中,广为大家熟知的菊石类的恢复速度尤其快的出奇。在这之后,海洋中才再次出现了较大型的捕食者。

在此之前,古生物学家也曾找到多处反映大灭绝后复苏情况的化石点,但是此次发现的云南罗平县化石群与众不同。因为它涵盖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化石中有处于食物链底端的浮游生物,也有位于食物链顶端的捕食动物。

罗平化石群 - 研究价值

罗平古生物化石群发现并报道后,引起了国际考古生物学界的关注,2010年5月23日到25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邀请了英国皇家学院院士,布里斯托大学教授、古生物专家迈克尔.本顿和澳大利亚西澳大学陈中强教授对罗平生物群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实地考察研究。

迈克尔.本顿教授认为,罗平生物群是一个重大发现,是一个非同寻常的生物群。其种类丰富,有鱼类、爬行类、节肢动物、双壳类、腹足类等以及特别的脚印,时代是中三叠世,有2.4亿年,科研价值可以与欧洲瑞士的圣乔治山动物群相比。

2010年9月,来自美国、意大利、瑞士、英国、阿根廷、中国等的20余名国际著名地质专家集聚罗平,对云南罗平的古生物化石群进行实地考察。

经过考察,国际地质专家们对罗平发现的古生物化石群感到震惊,认为该化石群的发现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化石群生物门类的多样性、化石保存的完整性举世罕见,堪称世界珍稀的三叠纪海洋生物化石库,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罗平化石群 - 评价

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地质论评》2008年第4期,刊出论文“云南罗平中三叠世安尼期生物群的发现及其意义”,介绍了约2亿年前的生物群化石库。

中国地质大学前校长,著名古生物学家殷鸿福院士对这一发现总结道:“该化石群门类多样,保存精美,是我国罕见的化石群之一,具有重要的古生物学和地质学意义”。

最新收录词语

词语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