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检词语
玫瑰窗
拼音:méi guī chuāng
基本解释
玫瑰窗(the rose window),也称玫瑰花窗,为哥特式建筑的特色之一,指中世纪教堂正门上方的大圆形窗,内呈放射状,镶嵌着美丽的彩绘玻璃,因为玫瑰花形而得名。著名的玫瑰窗有法国巴黎圣母院的玫瑰窗等。玫瑰窗为教堂中彩色玻璃窗的一种,由于它的位置而成为装饰的重点,在阳光照耀时,把教堂内部渲染的五彩缤纷、眩神夺目。玫瑰窗忽明忽暗,斑驳陆离光影中,让人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详细解释
【位置】
在哥特式教堂的西面典型构图中,一对塔夹着中厅的山墙,垂直的分为三部分。山墙檐头上的栏杆、大门洞上一长列安置着犹太和以色列诸王的雕像的龛,把三部分横向联系起来。中央,栏杆和龛之间,是圆形的玫瑰窗,象征圣母的纯洁(也有说法认为,玫瑰象征着弥赛亚,就是耶稣基督;圣经中玫瑰也代表古代的血液与女性崇拜)。3座门洞,都有周圈的基层线脚,线脚上刻着成串的圣像。塔上有很高的尖顶,不过有些没有造成,有些倒塌了。
【来历和做法】
哥特式教堂几乎没有墙面,而窗子很大,占满整个开间,是最适宜装饰的地方。当时还不能生产纯净的透明玻璃,却能生产含有各种杂质的彩色玻
璃。受到拜占庭教堂的玻璃马赛克的启发,心灵手巧的工匠们用彩色玻璃在整个窗子上镶嵌一幅幅的图画。具体做法是,先用铁棂把窗子分成不大的格子,再用工字形截面的铅条在格子里盘成图画,彩色玻璃就镶在铅条之间。铅条柔软,便于把玻璃片嵌进工字形截面中去,13世纪中叶以前,由于只会生产小块玻璃,所以分格小,整个大窗子色彩特别浑厚丰富,并且便于色调的统一。13世纪之后,能够生产大块玻璃了,窗上的分格趋向疏阔,但大面积的色调统一就很难维持了,而且也就削弱了装饰性,削弱了同建筑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