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检词语

大家都在找的词语:
拼音aa
不堪重負
雪糕刺客
弃车保帅
大家都在找的词语:
A
B
C
D
E
F
G
H
J
K
I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色彩地理学

拼音:sè cǎi dì lǐ xué

基本解释

色彩地理学 - 概述

色彩地理学,是法国现代著名的色彩学家、色彩设计大师让•菲力普•郎科罗在1960年代创立的实践应用型色彩理论学说。学说实践的基本方法大致可以概括为:选址、调查、取证、归纳、编谱、小结等一系列步骤。

主要内容

1、景观色彩特质概念为城市色彩研究奠定了基本理论,景观色彩特质指构成景观形象与地理和色彩相关的一系列要素,即此地而非彼地所特有与色彩相关的形象要素,这些要素诸如地貌特征、土壤的色彩、植物、用当地材料制成的建材与建筑风格、体现在民俗上的特殊的装饰等等。尽管现代文明使这种外在的“特产”的特征大大地淡化了,但是那种潜在而根深的传统精神却是难以割断的。

2、色彩家族学说为色彩审美构成提供基本原则,色彩家族学说指由同一性要素构成的颜色组群,较容易产生和谐感。另外还涉及材料感的和谐,以及社会审美流的问题。

3、新点彩主义为色彩营造提供一种技术方法,新点彩主义学说,是颜色空间混合的构成方式。主旨是研究如何让色彩“唱起歌来”,使呆板的色谱通过颜色间的组合能够产生运动感,而使之有生命。

理论主张

1、色彩民俗地理以调查、测色记录、取证、归纳、编谱、总结色彩地域性特质等实践方法为主要研究形式,并在城市规划、建筑与环境景观、现代工业产品等设计实践领域里发挥着非常重要的配色指导作用。

2、其理论主张和实践成果受到社会文化学、城市规划、国际流行色等领域里许多专家的肯定。色彩地理学主张对某个区域的综合色彩表现方式(主要是民居)做调查与编谱、归纳的工作,目的在于确认这个区域的“景观色彩特质”、阐述这个区域居民的色彩审美心理。

3、这项研究的创立与郎科罗教授本人社会实践的成功促进了跨专业操作的色彩设计方法在色彩学、色彩设计界的推广,使得职业化的色彩设计师日益同专业设计师的队伍里分化出来。在色彩设计的过程中,自然、人文环境因素对区域人群色彩审美心理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

相关学科

1、色彩学是研究与人的视觉发生色彩关系的自然现象的科学。地理学本是以研究如何科学地描述以地球表面为对象的自然科学。将色彩学与地理学联姻而创立起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一—“色彩地理学”,是郎科罗教授的一个创举。它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既有前瞻性又有现实性的跨界学科,它的问世不仅表明了郎科罗教授在色彩学方面的独醒意识,同时,也是有其时代背景的。

2、本世纪60年代,正值西方地理学学术界有重大突破的时期,尽管这种突破不表现在地理学研究目的方面的变化,然而这种突出成就却表现在学科群的参与以及科学技术与研究方法方面,以至产生了一种“新地理学”的提法。研究自然与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是地理学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二者的结合使地理学成为构筑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共存的基础,它因而引起了诸多学科领域里专家对地理学的命题与本专业相关问题的关注。使原本描述地球表面的学科,发展成有极其广泛学科内容的,而且在时空上不断变化的边缘学科,它几乎包括了大气层与地球表面之间的所有自然和人为的现象。

3、现代地理学的目的不仅在于对地球表面特征进行描述,认识其分布格局,还必须分析各要素的位置,确定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考察产生和改变这种联系的过程。地理学从区域格局中的相互联系方面来考察的每一组要素本身,常是其他学科的专门研究对象。地理学的研究也因此而发展为3大分支,即区域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

4、色彩地理学是郎科罗教授独创的学说,是在上述“新地理学”的基础上,从地缘及其文化学的角度来审视、考察和研究色彩及其相关问题的学科。郎科罗教授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色彩实践遍及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用赏各个领域,其足迹遍布东西方几十个国家,他饱览了其间不同的色彩之美,从中领悟出了美与文化差异性的关系都同地理因素有关。于是他把色彩学研究的焦点对准了支撑文化现象的基础——地理学这个领域。

5、以地理学为基础,纵观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奇特的色彩现象。他发现不同的地理环境直接影响了人类、人种、习俗、文化等等方面的成型和发展。这些因素都导致了不同的色彩表现。因为不同的地理必然造成特定形态的地域环境,不同的地理环境就会形成不同的气候,从而影响着生栖着不同的人种与习俗,乃至形成不同的文化传统。从特定的地域、气候、人种、习俗、文化等因素的交汇点上,来考察色彩呈象、就不难发现色彩由于人的生态环境和文化氛围而产生不同的组合方式。在这个人与自然、人与历史共造的环境之中,人们对造物形式的认定和择取是有其独特方式的。它是自然物质的供给和传统文化习惯化合作用的结果,从而形成了此地而非彼地的“特产”。尽管现代文明使这种外在“特产”的特征大大地淡化了,但是,那种潜在而根深的传统精神却是难以割断的。

研究原理

1、色彩地理学的研究原理类似于区域地理学的研究方式,是对地球表面一部分一部分地研究。在选定的地区内观察所有地理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将该地区的特征与同其他地区相区别,认识处在不同地域中同类事物的差异性。“色彩地理学”主要是研究每一地域中民居的色彩表现的方式与景观结合的视觉效果,考察这些区域人们的色彩审美心理及其变化规律。对于郎科罗来说,在他的心中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系统。当他面对每—个将要被作为研究的对象时,他会很自觉地把它放入他的那个系统当中进行定位。诸如:该对象所处的地域、地区、地理特征、国家所在地、民族分布以及习俗情况、都市或城镇的行政性质、历史与文化概况等等,同过去的经验进行比较,以便确认其“景观色彩的特质。”

2、所谓“景观色彩特质”就是指构成景观形象的与地理和色彩相关的一系列要素,这些要素诸如地貌特征、土壤的色彩、植物、用当地材料制成的建材与建筑风格、体现在民俗上的特殊的装饰等等。即此地而非彼地所特有与色彩相关的形象要素。特定的地理环境决定着特定的空间。建筑和建筑群显然是这个特定空间中的主体,而这些建筑的型制、材料以及筑造方式,都是同这个地域的自然、人文的环境紧密相联的。那些被用作建材的材料,大都是来自本地区的自然材料,因此,就同当地的环境色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种非人工化的天然具有的和谐,本身就渗透着难以形容的色彩之美的魅力;其次,那些被用于作建筑装饰的色彩及其装饰方式和对美的认识,也都源于这个地域所特有的传统文化,随着历史的演化而长期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系统。这些都是直接作用于景观色彩方面的重要因素。这些要素,被称作“景观的色彩特质”。可谓是:一方水土,养—方文化;—方文化,显一方景观色彩特质。

3、在西方存在着一种误区,那就是“唯现代观”(认为凡事越现代越好)和“欧洲中心主义”的文化观(认为只有西方文明、甚至欧洲文明,才是有价值的进步的文明,其他的欧洲以外的文明都是落后的,价值是有限的)。理解色彩的人文形态,用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视觉来看待色彩问题,避免这种误区。“色彩地理学”理论研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对实践有意义。当人们用一种平和的目光来看待本族以外的文化时,同样会发现有价值的东西。这个价值就是景观色彩特质的价值。如果景观中失去了这种特质,所谓的美感也就随之消逝了。

在中国的发展

1999年4月,由中国美术学院宋建明教授编著的《色彩设计在法国》为我国色彩学界详细地介绍了郎科罗教授的研究成果和实践业绩,对国内同类的色彩学理论研究与色彩设计方法都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同年4月,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李魁正教授带领研究生付爱民等赴云南滇西南地区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民间美术做田野调查之时,已经开始对色彩民俗的人文地理特性进行观察,师生在写生期间发现当地少数民族的服饰用色与本土的特色植物等自然地理因素存在着直接的审美联系。

2000年3-5月李魁正教授与学生们再次赴西双版纳勐仑地区写生、调查民族植物等生态文化艺术,通过前次调查的观察积累、图像资料的比对,在郎科罗色彩地理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树立中国“色彩民俗地理研究”的研究目标。这一研究体系增加了区域景观色彩特质确认过程中的色彩民俗传统的调查,将民族服饰、村社植物景观、宗教礼仪等民俗现象中的色彩审美观念作为主要的调查对象,目的是系统地整理每个色彩民俗区域的色彩民俗传统层次,提升了人群色彩的审美意识在色彩地理学中的研究价值。

色彩民俗地理研究的成果将主要应用于区域旅游形象设计中的景观设计,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接待城市的建设规划中对营造富有典型民族特色视觉景观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2002年李魁正教授得到中央民族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确立了“滇西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艺术研究”的子项目课题,其中“滇西南少数民族的色彩民俗生态背景”是一项主要的研究题目。

2003年-2005年,项目组成员由李魁正教授的博士研究生付爱民带队前后共三次深入滇西南的澜沧、西盟、孟连、沧源、勐腊、思茅、普洱、镇沅、景谷等县进行民族生态文化艺术的田野调查;

2004年6月始,“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少数民族风情旅游形象设计”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由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博士研究生付爱民为负责人,组建调查组进行了前后2次、累计4个多月的滇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色彩民俗地理学调查,主要任务就是为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未来县城建设旅游形象设计中的景观设计提供建筑造型模式和色彩搭配方案。在这一阶段的实地调查过程中,调查组成员逐渐总结出样品采集、色彩景观记录、色彩民俗文化调查、测色分类图像记录、染色植物调查以及总结归纳编谱等调查研究方法。

最新收录词语

词语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