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检词语
上杭话
拼音:shàng háng huà
基本解释
拼音:shàng háng huà
意思: 上杭话,又称上杭客话、上杭方言,属于客家话系统,总的方面和梅县话很相似。上杭话在闽西使用范围较广,这主要由于汀江在语言传播上发挥的巨大作用。历史上,汀江河是闽西最重要的货运水道,而汀江河的黄金水道又在上杭,汀江河上的三个经济重镇回龙(官庄畲族乡回龙村)、上杭城关(临江镇)、永定县峰市镇(解放前隶属于上杭)都属于上杭,上杭话因汀江河而传播。
详细解释
l、声母有二十一个,数量上比普通话的声母少一个。其中最显著的是普通话的翘舌音(zh、ch、sh、r)上杭话都没有。因此,“师”和“思”、“知”和“资”。“痴”和“雌”分不清。但,另外却比普通话多上杭话了三个声母。那就是注音字母中的“万”(上杭话“万”字的声母就是它)“兀”(上杭话“涯”、“俄”、“咬”、“眼”的声母就是它),“广”(上杭话“饶”“元”“年”“软”的声母就是它)。因此,说上杭话的人讲普通话时,假如这些声母不去掉,就永远讲不道地。2、韵母有四十六个。数量上比普通话多得多了。不用国际音标,很难描述。举几个方言例子,也许就可以“举一反三”了。比如:吾、唔,五、午、愚、疑、汝、耳、语、矮、伪……这些音节,都无法用普通话的韵母来标记。学普通话时,在韵母方面的难点是:①没有ü这个韵母,因此“衣”、“迂”分不清。“雨衣”只有声调不同,而无韵母i、ü的分别。②in和ing也分不大清楚。音、英一个样。3、声调有六个。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入,阳入。比普通话多了两个入声。所以,上杭话,人家听后的感觉往往是比较短促,硬梆梆的,不如普通话柔和好听。以汉语拼音的“Yi”为例,普通话只能读出“衣”、“移”、“以”、“意”四个声调来,而会上杭话的人则能读出“衣”、“移”、“以”、“意”、“一”、“亦”六个声调。(普通话“一”归阴平,“亦”归去声)除此之外,阴、阳、上、去四声的调值,也还有不同。上杭话的上声是下降调,不是曲折调,故同样是说“老师好”,用普通话和用上杭话来说,“好”字的声调就大不相同了。在语音三要素:声、韵、调之中,声,韵还比较容易改变,腔调就难了。故有不少人,一个个汉字的声母、韵母都能正确读出,单字拼读也还差不离,可是,串起来一念就走调了,特别是一说一讲,土腔土调就更明显了。唐朝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诗中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此情此景,的确刻划得真实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