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检词语

大家都在找的词语:
拼音aa
不堪重負
雪糕刺客
弃车保帅
大家都在找的词语:
A
B
C
D
E
F
G
H
J
K
I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搜寻理论

拼音:sōu xún lǐ lùn

基本解释

搜寻理论 - 概述

搜寻理论,把搜寻分为固定样本搜寻和连续搜寻,假定消费者知道市场上价格的分布,但不知道每一个销售者的报价。消费者可预先选定几个销售者,寻找其中的最低报价,这种搜寻叫做固定样本搜寻。或者消费者也可连续不断地搜寻,直到找到可以接受的价格(或者放弃搜寻),这样的搜寻称之为连续搜寻。

搜寻理论 - 搜寻成本

1、搜寻理论认为,人们对信息的搜寻是有成本的。所谓“信息”,阿罗(Arrow,1977)认为,信息就是指根据条件概率原则有效地改变概率的任何观察结果。广义地讲,任何事件或事物都包含或传递信息。搜寻就是决策者将样本空间中的选择对象转变成选择空间中的选择对象的活动。

2、搜寻成本则是指搜寻活动本身所要花费的费用,这种费用有时指搜寻活动所需要的开销,有时也可以指等待下一次机会所付出的代价。

3、既然存在搜寻成本,那么对搜寻者而言,他所面临的选择就是:“搜寻”或“停止搜寻”。如果搜寻者决定“停止搜寻”,就意味着他在已有的机会集合中选择一项行动,搜寻过程结束;如果搜寻者决定“搜寻”,就意味着他继续搜寻新的选择对象。

4、随着搜寻次数的增加,得自搜寻的边际收益总是下降的。当搜寻活动使搜寻的预期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搜寻活动才会停止。这里搜寻额外价格的预期边际收益是指追加一次搜寻所带来预期最低价格的减少量乘以购买量。搜寻额外价格的边际成本由时间、交通费用、信息费用构成。

搜寻理论 - 工作原理

1、正是由于市场价格离散,或信息分布的离散,信息需求者进行搜寻才有利可图。假如搜寻成本与个人的收入无关,那么一个人收入的上升会使他更多地搜寻(R?Manning & P?B?Morgan,1982)。但时间价值一般是搜寻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一个人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其时间价值可以按其收入水平来衡量。这样,我们通常都能预测到,随着个人收入的上升,他搜寻某种给定商品的次数将下降;若收入保持不变,搜寻成本的增加总是要降低搜寻的次数。

2、一般而言,不同特征的个人,其搜寻成本存在很大差异。个人的教育、收入、智力、家庭背景,甚至健康状态都比较容易确定,而个人的志向、精神毅力、发展潜力等的确定就很困难。搜寻理论表明,婚姻决策更多地基于容易发现的特征的信息,而不是不易发现的特征的信息。

3、搜寻成本的差异还可从消费者购买一般日用消费品与购买大件耐用消费品的行为中得到证实。大家稍稍留意一下,就能发现,讨价还价最激烈的地方是菜市场而不是耐用消费品市场。究其原因买者和卖者对商品质量和成本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在菜市场就远低于在耐用消费品市场。

4、在耐用消费品市场,比如说电视机、电冰箱、空调等,其质量好坏不是凭着看几眼就能判断出来。其次,人们在菜市场上的搜寻次数要远远多于在耐用消费品市场上的搜寻次数,消费者可以由此积累较多的搜寻经验和谈判技巧,从而消费者在菜市场上搜寻的边际成本也就大大低于在耐用消费品市场上搜寻的边际成本。搜寻的边际成本大小势必搜寻者的战略决策,进而影响他在交易中的谈判地位。

搜寻理论 - 主要应用

1、搜寻理论也可用来解释劳动力市场上的职业选择。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与雇主都存在对供需信息的需求,两者都会把搜寻活动推进到搜寻的预期边际收益等于搜寻的边际成本那一点,但供需双方在搜寻对象的易识别程度方面存在明显差别。

2、按常理劳动者识别雇主要比雇主识别劳动者容易。道理在于劳动者与雇主之间承担的搜寻成本不对称。当雇主在选择劳动者方面具有优势时,搜寻成本一般由雇主和劳动者共同分担;否则,搜寻成本大部分由雇主承担。

3、搜寻目的不同。劳动者搜寻的目的相对比较单一,就是寻找能提供最高报酬的潜在雇主;而雇主的搜寻则是寻找潜在劳动者,并对他们的劳动能力进行有效甄别。

3、两者搜寻活动的替代程度不同,劳动者为了生活,必须进行工作,而为了生活得更好,就必须搜寻最能发挥其潜力的就业机会。这样劳动者搜寻活动的替代性就低。而雇主往往可以利用工资率与搜寻技术的替代关系来控制搜寻活动。如雇主可通过支付较高的相对工资来降低离职率,从而减少搜寻活动与降低搜寻成本,其搜寻活动的替代性就高一些。

4、搜寻理论的基本问题是设立停止搜寻的标准或原则。由于搜寻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人们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搜寻方法。如劳动者设立保留工资,雇主设立最高价格等。在现实中搜寻总是在有限的知识内进行,人们不可能把同一个决策问题有关的全部知识都了解清楚后才作出选择。因此在搜寻过程中,人们要注意知识对现实决策问题的有效性,并充分利用信息来降低搜寻成本。

搜寻理论 - 失业问题

1、失业问题是经济复苏进程中一把高悬着的利剑。它的威慑也使201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聚焦于在质疑“劳动力市场是否一定存在瓦尔拉斯均衡价格机制”问题上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三位“搜寻理论”家,即戴蒙德(Peter Diamond)、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季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和戴尔-莫滕森(Dale. T Mortensen)。

2、就业市场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成为左右历次危机演进的关键因素。重返就业如此之难,以致唯有解决失业问题这一“顽疾”,经济才会真正走出危机。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对失业问题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在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同时期出现的失业问题中,传统失业理论或过于关注总量,或更多地从劳动力市场以外的技术因素和制度因素来探讨。

3、搜寻和匹配理论的出现,加深并统一了人们对结构性失业的认识,为自然失业率奠定了微观基础。他的主要观点是:劳动力市场不是一个没有摩擦的市场,雇主和择业者之间互相要找到对方是有成本的。

4、相互寻找的过程意味着,工作岗位闲置与失业并存将不可避免。消费者与出售者(也就是雇主与工人)不能找到彼此,从而引发了所谓的“摩擦”。该理论改变了经济学家思考失业问题的方式,对劳动力市场具有很有价值的洞察力。

搜寻理论 - 主要意义

1、虽然这些理论成果并不能解释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失业,金融业位于失业危机的震中;随着危机蔓延,经济萧条导致总量型失业不断增加;危机加速了产业升级的阵痛,使原来积聚的结构型失业人口集中释放。一是劳动力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搜寻和匹配来实现预期效用的最大化,这有待于再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摩擦性失业可能是一种自愿性失业,表现为原来一些高薪群体并不急于就业。

该理论用于失业

2、有利理解政府监管及经济政策以怎样的方式影响失业率、职位空缺及工资变动。劳动力市场是可以有所改善的,这与劳动力市场制度安排有关系。三位经济学家认为,只要经济政策得当,我们没有理由不会实现充分就业。

3、失业治理方面,长期使用过的行政控制手段将很难奏效,需要探索出一种新的市场化应对模式,以期在经济增长、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过程中,对经济行为主体,普通劳动者的生存环境给予更多的支持。

4、这里搜寻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维。需要松绑对劳动力的不合理束缚,力求通过市场竞争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松绑劳动力的不合理地域限制、年龄限制,以降低搜寻成本。

5、应该大大强化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披露,从而提高雇主和雇员之间“就业配对”成功的概率等。首先中国应尽快建立和国际接轨的失业统计调查体系和制度,以完善现有的失业统计体系,获得真实、可靠、全面、科学的失业数据,为各项民生政策的出台打下真实的统计基础。

6、中国的失业补贴政策的主要功能停留在生活保障上,很多地方还在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方面发挥的作用还远远不够,如现行制度仅为失业者免费提供职业信息、咨询、求职指导、参加与招募单位双向选择的机会;不对跨地区求职与再就业提供补贴;规定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可达两年;没有规定适当的等待期,这些规定都不利于促进失业者积极求职。因而在失业救济制度中必须纳入积极主动的就业促进措施,才能切实发挥失业救济应有的作用。

最新收录词语

词语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