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检词语
土壤盐碱化
拼音:tǔ rǎng yán jiǎn huà
基本解释
土壤盐碱化-简介
土壤中盐分的主要来源是风化产物和含盐的地下水。灌溉水含盐和施用生理碱性肥料也可使土壤中盐分增加。土壤盐碱化后,土壤溶液的渗透压增大,土体通气性、透水性变差,养分有效性降低,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土壤盐碱化是指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而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
土壤盐碱化-形成分布
形成盐碱土要有两个条件:
一是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盐份,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该地区又比较干旱,由于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发后,便留下盐分。日积月累,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形成盐碱土。
二是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 洼地水份蒸发后,即留下盐份,也形成盐碱地。
现代盐碱化土壤的形成具有盐分表聚作用十分强烈,地下水参与成土过程等基本特征,对次生耕地土壤盐碱化,还与灌溉作用有关。盐碱土壤包括盐土、盐碱化耕地两种形式存在; 盐土又分水成或半水成盐土与干旱盐土两大类,其中水成或半水成盐土的形成与地下水有关,地下水位高,潜水矿化度一般大于7.0%g/l,含盐高,在漠境气 候条件下,含盐地下水强烈蒸发,盐分上升,并以盐结皮,盐结壳或盐结晶的形式聚积于地表或土壤表层,该类土剖面形态仍具备水成土或半水成土的某些特征,与 草甸土、沼泽土等相似。干旱盐土主要是古代积盐,现阶段积盐过程很微弱,是由于地壳上升或侵蚀下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以后在风、水等外营力作用下,积盐物质被压,由于气候干旱,土体干燥,盐分在土体中活动十分微弱,一般盐分在亚表层或心土层相对聚积。耕地土壤盐渍化的形成一般有这样两种情况:一是由于灌溉 不合理,灌排不配套一段时间后,地下水位上升,土壤逐渐泛盐,次生盐碱化;二是在漠境地区如灰棕漠土和风沙土地区开垦农田,因这类土壤在深层含层有较高盐 分,经开垦灌溉一段时间后,这些深层盐分在强烈蒸发作用下逐渐累积,形成土壤盐碱化。
土壤盐碱化程度的分类,可根据0—30cm土体内盐分平均含量的大小划分为盐土(含盐量1.0—2.0%以上),重盐土(含盐量0.6—1.0%),中盐 土(0.3—0.6%),轻盐土(0.1—0.3%),在非耕地盐碱化土中,流域内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为天然盐土,根据盐土的形式与积盐深度等,盐土可 分为水成(或半水咸)盐土及干旱盐土两类,现分别就其环境性状论述如下,对于耕地土壤盐渍化问题将在下面一节中予以论述。
水成和半水成盐土划分为草甸盐土、沼泽盐土和盐土几种类型。草甸盐土是草甸土与盐土之间的过渡类型,分布较为广泛,多地处洪积一冲积细土平原下部的低平洼 地或河流沿岸的低阶地上,地下水位高,一般<1.5米,植被以盐生草甸为主,覆盖度较高,可达30—60%;这类盐碱土壤的的盐分布特征如图1所示,表聚 作用十分强烈,盐分主要集中在表层0—10cm土体范围内,一般含盐3.0—20.0%,最高可达68—80%;在30cm以下盐分含量急剧减少至 1.5%以下,受植被影响这类盐土的养分状况相对较好,有机质含量一般为0.8—2.0%,全氮含量0.05—0.01%,PH8.4—8.7;沼泽盐土 (盐沼)面积较小,主要分布于黑河下游的河岸低洼地带及湖盆洼地,盐分表聚作用不显著,盐分主聚积在剖面下部的腐泥中,腐泥中含盐量在3.0%以上,有机 质含量1.0—3.0%。盐土分布较为广泛,一般地处冲积细土平原下部平低洼地,地势上略比草甸土高,以及下游额济纳河两岸阶地、湖盆洼地及高平原中的封 闭洼地,地下水位一般为1.5—2.5米,土体比草甸盐土要干燥,植被覆盖度很低,一般不足15%;这类盐土盐分在土壤中的分布规律如图2所示,表聚作用 强烈,盐分积聚于10—30cm的土体范围内,平均含盐量在15—40%,最高可达60—80%,高盐分含量土层厚,盐分在剖面过渡缓慢,一般在约 50cm以下才逐渐减少,盐土的养分状况较差,有机质含量一般小于1.2%,全氮含量介于0.04—0.06%PH7.7—9.3,变化较大。
干旱盐土是流域内分布最为广泛的一类盐碱化土壤,主要分布于肃南明花区,高台盐池、合黎山、马鞍山、马鬃山及金塔北部等冲洪积扇下部和剥蚀准平原区以及下 游额济纳旗河湖洼地边缘一带。一般无盐结皮、结壳或蓬松层,但具有荒漠结皮或浮砂,植被稀少,覆盖度不足10%;该类土壤盐分一般属硫酸盐型,盐分在土壤 剖面的分布规律如图3—4所示,盐分聚集的高峰部位在亚表层或心土层,盐分含量可达30—77%,在0—30cm范围内盐分含量较低,表聚过程十分微弱。 该类盐土最为贫瘠,有机质含量不足0.5%,全氮也仅有0.02—0.03%,PH8.2—8.7。
土壤盐碱化-相关内容 土壤盐碱化通常是由于灌溉不当、用水过量等原因引起地下水位上升,从而造成土壤中盐分积聚的过程。这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及受海水侵灌的海滨低地区域。中国盐渍土地总面积14.87亿亩,其中现代盐渍土壤5.54亿亩,潜在盐渍化土壤2.60亿亩;中国受盐碱化危害的耕地达1.4亿亩。它们主要分布在新疆、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河套平原、银川平原、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西部,以及滨海地区。其中西北内陆地区盐碱化耕地面积占总耕地总面积的15%。
在中国的盐碱耕地中,大约73%属轻度盐碱化,对农业生产影响不严重,其余27%为中强度盐碱化,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在耕地次生盐碱化的过程中,灌溉水量过多是主要成因之一。由于管理水平低,不少农区灌溉定额偏高,既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水资源,又容易带来耕地次生盐碱化,不仅造成农作物减产,也会提高作为农区饮用水源的地下水矿化度,危及居民与牲畜的健康。
土壤盐碱化-防治方法
治理盐碱地的措施有水利改良措施(灌溉、排水、放淤、种稻、防渗等);农业改良措施(平整土地、改良耕作、施客土、施肥、播种、轮作、间种套种等);生物改良措施(种植耐盐植物和牧草、绿肥、植树造林等);和化学改良措施(施用改良物质,如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等)。 四个方面。由于每一措施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因此必须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土壤盐碱化-相关新闻 中日科学家联手治理土壤盐碱化
治理难度大而且扩展极快的盐碱化问题有望得到解决:中日两国的科学家将联手开展利用磷酸石膏改良盐碱土壤的实验研究,成功后将大规模推广。
在中国近300万平方公里的荒漠化土地中,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盐碱化问题。由于盐碱化土壤中含有大量强碱性的钠离子,林草植被难于生长,治理起来非常困难。专家指出,盐碱化在我国发展迅速,对生态环境构成重大影响,是沙尘暴近年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日本著名土壤科学家松本聪教授根据钠离子与钙离子相互置换原理,利用化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无害衍生物磷酸石膏改良盐碱化土壤,在模拟实验中取得了成功。这一方法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的生物生产力,从而提高林草植被的存活率和生长质量。该方法成本低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2年9月27日,中科院石家庄现代化所与日本三菱商事集团在北京签署了有关协议。中日两国科学家将在两年时间内,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九连城地区联合开展磷酸石膏改良盐碱土壤的实验研究。全球500强企业之一的三菱商事将提供所需资金,为实验提供援助。这一实验成功后,将有力推进我国的荒漠化防治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