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检词语
未富先老
拼音:wèi fù xiān lǎo
基本解释
未富先老 - 简介
中国内地人口结构已经出现重大转变:三十年来无限供给的劳动力市场出现了消失,迎来经济学上的“刘易斯拐点”(Lewis Turning-Point)。着名人口问题专家蔡昉警告:中国刚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人口红利三年内即将消失,但老龄化趋势凸显。与日本在失去人口红利时,已是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是典型的“未富先老”。
我们已经习惯以“原始积累”来为今天对劳动者的苛待寻找借口,我们更对打着“中国国情”旗号的不公正无动于衷,每一个忍受着低工资和低保障的劳动者仿佛都是一座孤岛,我们并不关心他们的未来,但“资本主义”的经验恰恰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让劳动者一直贫穷下去,这种发展就没有持续性。
老龄化是进入发达国家的一个“关口”,我们已经置身这一进程之中。但如果我们最后收获的是萧条,只怕我们不得不承认,它正是对旷日持久的不公无声的报复。
未富先老 - 现象
“40岁以前用命换钱,40岁以后用钱换命”。现今社会,除了健康,我们还能透支什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地追求财富的积累,“钱”成了衡量个人价值的重要标准。“一切向钱看,只有向钱看,才能向前看”,我们已身不由己地卷入了一场全民赚钱大竞赛。
这个过程中,我们能看到不断增加的GDP,同时伴随红灯频闪的国人健康状况。对于上班族而言,白天晚上连轴转,加班更是家常便饭,年轻人从踏入社会时就开始透支健康,陷入了“健康负债”。生命的列车不得不在疲劳中向前行驶。于是,一系列由紧张、压力、不良生活习惯所造成的身心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溃疡、糖尿病,甚至癌症等,不仅发病率逐年升高,年轻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上海社科院最新公布的“知识分子健康调查”显示,在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北京,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从10年前的59岁降到调查时期的53岁。
未富先老 - 危害
“健康透支”是一个高利贷,绝不是危言耸听。我国著名公共卫生专家黄建始教授指出,人力资源的健康投资或健康透支具有15—20年的滞后期,目前这种透支的恶果已经开始显现出来了,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双重威胁越来越大,“未富先老”的挑战日益尖锐。同时,随着时日迁延,因“健康透支”造成的卫生费用上升和劳动生产率下降等问题累积起来,最终或许会导致“钱没了命也没了”的极端后果。
未富先老 - 危险前景
人口红利就是说因为一个国家的人口中适龄劳动力比较多,有助于经济的增长。直观的看来,充足的劳动力带来低价格,劳动力低价格使得我国在劳动力密集产业中获得比较优势,我国也因此博得了制造业大国之名。老龄化社会又被称为“人口负债”,它是“人口红利”的消减,届时适龄劳动力的减少将促进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这对劳动者来说这并非坏事,一方面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体现劳动力价值;另一方面,劳动力的减少使得充分就业也成为可能。
中国经济发展严重依赖于劳动者低工资,低保障的成本优势,中国这一轮的人口红利主要来自于是70年代人口高峰期出生的农民工,他们大多只受过初中教育,大多从事体力劳动而不是技术劳动,经验的增长对这种劳动的益处赶不上体力衰败的坏处,他们在体力劳动岗位上难以延迟退休,中国针对这一社会群体的社会保障也严重缺失,因此他们退休之后不会有多少的积蓄和稳定的养老金收入。
尽管今天的人们有总量数额巨大的个人存款,但是教育,住房,医疗正在源源不断的从中吸取,而且由于缺乏保障,剩下的根本不敢用于投资和消费。因此,最现实的结果是,人口红利期结束后,人们没有多余的钱用来投资,拉动第二次人口红利。
未富先老 - 如何改善
只有劳动者在法律和现实操作上都和那个给他们工资的老板,决定他们的福利的政府完全平等的时候,物价和工资都是市场均衡博弈的结果的时候,衰退的阴影才会消失。只有我们善待今天的劳动者,给他们争议工资的权利和更多的保障,在老龄化到来的时候,我们才可以实现消费对出口的替代,以及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否则,一个普遍贫穷的老龄化社会毫无发展可言,我们将失去的不仅仅是“第二个人口红利”。 不仅如此,在越来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的当今社会,将会是普遍的一对夫妻养7个人的!那我们还怎么说富啊!社会也要有切实可行的路子啊!总不能一直我们在这讨论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