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检词语

大家都在找的词语:
拼音aa
不堪重負
雪糕刺客
弃车保帅
大家都在找的词语:
A
B
C
D
E
F
G
H
J
K
I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伪文化

拼音:wěi wén huà

基本解释

伪文化 - 概述

伪文化,现在社会上打着“著名作家”、“著名画家”、“著名歌手”标签的人无处不在,而怎么个“著名法”市民无法考证,这种文化造假成本低廉但是后果严重,所以我们要严防虚文化、假文化、伪文化的出现,建立“准入制”,完善社会评价机制。

伪文化 - 社会环境

1、无论从历史上哪个时期来看,严肃化的学术从来都没有真正在公共领域取得过相对于庸众文化的胜利,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当庸众的文化被饰以带有学术意味的外表之后,这种文化就是一种变态并且必须否定的文化——即便是所谓的“俗文化”亦被渲染地博大精深,而事实上这种高雅名头之下的快餐文化却只是一种垃圾文化的复制。

2、随着大众文化的到来,文化消费摆脱了特定人群的限制,成为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这种文化消费所享受的不是文化,而是一种阿多诺所说的“文化工业”的产品。

3、文化的背后不是艺术的独创性与批判性,而是资本力量在对于效益的追求过程中迎合文化消费者(注意,不是欣赏者)的需要进行的批量生产,价格日益低廉而内容也随之日益贫乏。然后造成社会上大批盲目追求所谓个性的人频频跟进、盲从,实际上只是在资本的控制之下千篇一律而已,流行音乐便是最简单而又深刻的例子。

伪文化 - 具体表现

1、近年来“遗产”争夺战在全国各地接连上演,而且出出都是大戏、“好”戏,最近的如曹操墓之争。显然,争夜郎古国要比争曹操墓更容易一些。不需要挖出夜郎遗址,也不需要找夜郎国后裔的DNA,甚至不需要充足的史料——因为神秘消失的夜郎国除了留下“夜郎自大”外,史料有限。

2、湖南利用50亿重建夜郎古国,打造“夜郎文化”。其实是不是夜郎古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有那么一个名为“夜郎古国”的人造景观、人造文化,旅游经济自然接踵而来。项目投资方表示,希望通过项目建设能让更多人分享神秘的夜郎文化,预计建成后每年来当地的游客将达500万人次。可见文化是假,经济是真。

3、收藏专家马未都先生说考古造假有两种:一种是今人造假,一种是古人造假。古人造假蒙蔽今人——也是假的。我在想,我们大肆打造文化旅游景点,甚至“找不到证据,先建起来再说”,若干年后我们的后人该怎么辨认?比如湖南50亿要搞起来的夜郎古国。等到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以后,我们作古了,后人会不会拿这样的“夜郎古国”、“夜郎文化”当真?毕竟将不仅有“夜郎古国”的实物为证,还有很多御用专家学者的鼓与呼。

4、如果古人对我们不负责,如果古人也有争夺文化遗产、用文化景点赚钱的癖好,如果古人也胡乱弄一个什么古国、古文化,那么还会有我们纯洁的文化遗产吗?肯定不会。反过来看我们只是人类发展中的一瞬,当我们成为“化石”、成为过去,未来的人们面对我们今天用经济之手搞起来的伪文化,肯定会说这也是造假,古人造假而已。

伪文化 - 产生后果

伪文化假借着文化之名抬高身价愚弄大众

1、伪文化之所以被人痛批,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其在学术领域造成了多大混乱,而在于其假借之名过于诱人,而这种文化造假实际上尽管成本低廉但是后果严重。

2、伪文化的出现绝非一种偶然,但也绝非一种市场经济下的必然产物。事实上这种造假的所谓“文化”古已有之,今天只是凭借了资本力量的推动以及网络媒介的迅速发展而更容易粉墨登场以及相应的更容易被辨别而已。

3、如古迹造假岂是今日独有,古人的文化遗址造假亦比比皆是,所谓“墨池”存于数地便是一例。但在急功近利的追逐利益动机之下的造假却使得这些所谓“文化”的质量在今天大打折扣。

4、“伪文化”之“伪”,并不在于其假,而在于其虚伪,假借着文化之名抬高身价愚弄大众。但奇怪的恰恰在于尽管“伪文化”一旦露馅即人人喊打,但却永远可以红极一时,例如老徐的博客等等,而真正的文化却总是被忽视或误解。这种伪文化的盛行的危害事实上对于公众的思考能力的影响只是次要,而更大的影响在于其导致了一代人的浅薄与价值观的偏差。

伪文化 - 文化之争

1、从某种意义上看,伪文化与文化之争在事实上带有一种“关公战秦琼”的色彩。答案很简单,被公认为“文化”的东西显然与“伪文化”在活跃空间上是有巨大差别的——前者更多的是在学术领域,后者更多的是在一种公共领域。但是当“伪文化”冠以“文化”的帽子的时候,这种斗争就以既令人意想不到又具有必然性的方式开始了。

2、那么当这些所谓的“文化”跳出来公然挑战文化的权威的时候,真正的文化获胜的几率将有多大,其实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斗争,真正的文化永远不可能在大众领域取代那些“伪文化”,最后的结局只能是文化退守到固有的小范围之内,任凭“伪文化”大行其道。

3、或许可以这样说这场战争根本就没有发生,因为无论何时,文化都不曾敌得过那些“伪文化”,真正的文化永远只是在凄风苦雨之后独自彷徨。以知识分子自居的人完全可以不必因为这种东西假借“文化”之名而义愤填膺,“伪文化”之所以盛行,更主要的是在于大众的某种需求,愿打愿挨而已。一场没有悬念的斗争,任何愤慨其实都是多余。

伪文化 - 如何鉴别

1、何谓“伪文人”是很难界定的。要去伪存真需要整体鉴赏水平的提高,但文化主管部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鉴别能力和判断力,在文化活动进来的时候就要做足功课,把好关。

2、辨别价值避免制造“伪文化”,在文物的保护与利用上,一些基层组织,一方面对现有的文物缺乏足够的重视,保护不力,一边在拆文物、古建筑,而另一方面又热衷于新仿古建筑的建造,营造一种“伪文化”。

3、并不是所有的古建筑都要保护,古代有历史、文化以及艺术价值的东西才算文物,保护它才有意义。仿古建筑完全没有任何历史依据的,不具备任何的文化内涵。

最新收录词语

词语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