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检词语
微博自首
拼音:wēi bó zì shǒu
基本解释
微博自首 - 事件概述
2011年4月13日,为了举报所在单位的领导,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国土局工作人员周文彬选择了“自首式举报”,并在微博上直播了自首的过程,迅速引发网友围观。就像所有的网络事件都有前兆的蛛丝马迹一样,2011年4月12日,网名为“周文彬2010”的网友在新浪微博发表博文称,自己将于2011年4月13日赶往亳州市纪委自首。博文称,“在这里我会逐步把我多年来的心路历程通过微博说出来,也把我为什么今天要这样的原因说出来。”而2011年4月13日上午,该网友便开始不断更新微博,直播了自首之路。面对这种“微博自首”行为,有网友质疑这是个人炒作,以增加关注度,但更多网友认为,这很可能是官员“良心发现,为了心灵的自我救赎”。但不管如何评说,“微博自首”确实引发了舆论的高度关注,使自首这一反腐行动成了公众瞩目的焦点,这种效应的出现,不管是对此举报行为的个例处理而言,还是对于反腐方式的拓展而言,都将是个不容忽视的推进。
在“微博自首”的内容中,举报者并没有详细解说自己选择这种举报方式的原因,但用个人行贿的自首的方式来检举相关对象,这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决心。事实上,在决定自首之前,周文彬已向多家媒体反映过自己希望自首以及借此举报国土局领导。他自己就表示:“我可能要作出一个人生中艰难的决定,这个决定足以改变我的后半生,我也为此成为另类。”从这些行为中我们不难体会出这样一种潜在的内涵,那就是在“微博自首”之前,自首(倒不如说是举报者)内心也是斗争激烈的,并且也有压力和痛苦,但为什么最终选择了这种罕见而带有浓厚极端色彩的举报方式呢?原因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选择平常的举报方式根本“行不通”,这或许是因为自己本身也是行贿者,或许因为日常的举报可能无法引起关注、没有聚焦效应而难以立杆见影。同时则是借助现实的媒体举报也没有见到效果,据了解在实施“微博自首”之前周文彬确实向多家媒体举报并提供了详细的查处腐败窝案“线路图”,但却没见到实际效果,于是艰难选择之下,他选择了网络和微博这种更容易被关注、更已成为舆论焦点的举报方式。
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选择是一个很不容易的艰难的过程,在选择之中,每个人都会用排他法去对比和筛选,而周文彬“微博自首”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这种选择的艰难背后,其实就是对现实中传统信访举报反腐、舆论媒体举报反腐等方式效果难以凸显而无法实现自己举报意图的“恐惧”,正是这种无法依赖传统举报反腐载体来实现自己检举的意图的“恐惧”,才导致了“微博自首”行为的出现。
其实,现实中随着反腐倡廉形势的不断深化,一些富有现代色彩的检举举报方式不断涌现,从原来的信访举报一致发展到目前的电话举报、电子邮件举报、网络论坛举报等多种方式并存的格局,对于反腐倡廉而言,现实中举报检举载体越多,反腐倡廉见效的几率将越大,“微博自首”的出现,对于反腐载体的拓展和反腐线索的更快、更及时被利用而言,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关键是,在目前反腐传统载体正积极发挥作用并且对于举报者而言成本更小、压力更小的情况下,这些“后现代”的反腐检举举报载体的出现,反而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反思的。这不能不说明我们传统反腐倡廉信访举报载体的信任率和被使用率正在下降,而其背后处理率低、公众对舆论关注的依赖日益大于传统的举报方式等更是无法回避的诱因。反腐倡廉是需要舆论关注,但如果公众反腐必须依靠舆论关注、依靠检举者付出代价等方式来推进,那么只能是我们正常的反腐倡廉工作的缺憾和不足。所以,面对“微博自首”我们可以为反腐倡廉渠道和载体的增加以及效果凸显而欣喜,但我们跟更应该由此而去反思我们在传统的、压力更小、效应更大的反腐倡廉载体和突进管理方面的缺憾和不足。毕竟在一个以法制为本、以反腐倡廉和促进公平为纲的现实中,一味依赖这种后现代化的反腐倡廉方式,或者一味地把反腐倡廉寄托于舆论监督的给力才能见效果,这都是一种难以回避的现实之憾。
各方反应
亳州市纪委副书记:周文彬有作秀成分
亳州市纪委书记时侠联表示,自己目前正在省委党校学习,对于周文彬“微博自首”一事并不掌握具体情况。
亳州市纪委副书记程效光则表示,“有作秀的成分在里面。你作为国土局一般干部找县里的纪委反映就行了,还在网上发这个,有作秀的成分。”
利辛县监察股股长李学成则认为,周文彬以自首的形式向纪委反映问题属于正常,是很正常的事情,并承诺一旦调查组核查结束后,将会及时向社会公布,并欢迎媒体继续监督。
漫漫举报路 举报10名官员有人一次受贿百万
来自利辛县国土资源局的消息称,因对亳州市国土局的免职决定不满,周文彬一度“情绪有些激动”,多次向市局和省厅进行反映。
“调至利辛县国土资源局地矿股工作期间,周仍多次向省厅、市局沟通相关内容。”从举报信看,周确实未停止举报。举报信里,周文彬自述:已从去年到今年多次向中央、省、市领导及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做过举报。然而,“均得不到重视和查处。”
这份“均得不到重视和查处”的举报信,详细描绘了一个由10人组成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网。被网罗其中的10人,其中8位在亳州市利辛县国土资源局任职,另有于亳州市纪委驻利辛县任职的XXX及于利辛县委任职的XX在名单之列。
举报材料中,周称若从该局某驾驶员入手,即可突破。据周言,该司机现年33岁,通过承包利辛县国土资源局某项工程,成为利辛县身家几百万的年轻富豪。文中称,该司机曾向上述10人中的7人行贿,并称该司机曾一次性以提成形式向其中1人行贿100万元。
举报信同时表示,利辛县国土资源局领导XX曾多次受贿,并收受下属贿赂买卖官职。周文中还表示,该局领导与县委某领导关系甚为亲密,并伙同开发商操纵当地土地市场。
不过,针对周文彬围绕行贿受贿、买卖土地、买卖官职展开的反映,记者未得到亳州市纪委部门的核实。
上网寻帮助 选择直播自首单位事先毫不知情
一封封举报信如石沉大海,周文彬开始上网寻求帮助。目前能得知的消息是,周在知名网友、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315系统建设工程项目办公室副主任张洪峰的建议下,选择通过微博直播自己的自首过程。名为“周文彬2010”的微博,2011年4月12日发出第一条消息。
2011年4月13日清晨,利辛县国土资源局例行点名,周文彬并未到场。其所在的地矿股股长称,周文彬“请假办事”利辛县国土局并未注意到自己正在陷入风暴眼。
纪委调查成员已经进驻利辛县城
亳州市已经成立调查组,并于2011年4月14日早上抵达利辛。昨天下午利辛县国土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该局监察股股长确认了这一消息,并称调查组由亳州市纪委和亳州市国土局组成。不过,该调查组目前还尚未与利辛县国土局进行接触。
调查组入住该县粮贸宾馆。宾馆4楼纪委人员均表示对周文彬案并不知情,自己是前来调查家电下乡骗补事宜的。
周文彬失踪?多家媒体遍寻无果
自2011年4月13日上午11点11分发布最后一条微博后,周文彬再未更新自己的微博。多次拨打周文彬的手机,均被告知已转入来电提醒状态或是正在通话,无法与其取得联系。多家媒体记者在周文彬家庭住址附近搜寻周的下落,未果。
周究竟身在何处?对此,新闻发布会上,利辛县国土局监察股股长李学成的回答是:周应该和他的家人在一起,现在肯定是安全的。问其如何得知,李先称是该局办公室主任与周联系得知,不过办公室主任称自己未能与周取得联系,“他手机打不通”。稍后,李又称,是从地矿股股长处得知。随即拨打了地矿股股长的电话,此人表示自己从未说过这话。
就在媒体遍寻周文彬时,张洪峰在自己的微博上公布了周文彬早前发给自己的三封邮件截图。在2011年2月17日的一封邮件中,周文彬写道:我是亳州市利辛县国土局一名普通职工,被个别贪官加害到无生存空间的时候,我准备实名举报。我可能面临着被谋杀的危险,这里也可能就是我的遗言了……我决心把自己放在贪官(或者说是加害者)的枪口下,让贪官(或者说是加害者)在击毙我的同时暴露出来……无论如何我都不得善终……
反思
周文彬自首之后,并没有在单位里得到多少声援,反倒是有“知情者”发出了这样的声音:说周文彬曾因生活作风问题而被免职,平时独来独往“很神秘”,说他去相关部门吵闹过多次,制造自首事件是因为对被免职耿耿于怀。这是典型的“动机论”和“阴谋论”,即使“知情者”反映的是实情,周已经为所犯错误付出代价,不需要为之二次受罚,更不能因为周的“动机”而不去查证他提供的反腐线索。以常理推之,如果周有报复之意,他只有举报确凿的腐败事实才能达成目的,否则公开自首只会因诬告而吃不了兜着走。还是那句话,周文彬的历史问题和现实动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自首材料中的内容是否属实。
微博具有如电如光的传播速度,此事已经引起全国网民的关注。当地纪检部门不能再冷对周文彬的举报了,只有捋着线索一查到底,才能给当事人和公众一个负责的交代。还有就是,微博自首事件再度暴露了正常揭发检举渠道的畅通性有待提高,不能总是考验举报者制造新闻的智慧和能力,不能让主干道上沟沟坎坎、羊肠小道上人满为患。在一个信息开放的年代,媒体反腐的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发挥。不过,更为有效的还是建立起公众反腐的可靠制度和便捷程序。
周文彬也举报过,但大多无功而返,送出去的举报材料“石沉大海”——举报信已从2010年到2011年多次向中央、省、市领导及各级纪检监察部门作过多次举报,内容详尽真实。但均得不到重视和查处。这些,在一心悔改的周文彬看来,必然是格格不入的。于是,他选择了继续举报,只不过这一次自首,有了不少的准备工作。如送材料给媒体;如微博直播自首整个过程,这些,看似离奇,却不得不让人怀疑这是精心设计的炒作,因为文章提到著名网友张洪峰,一个善于策划的人。
必须承认,周文彬如此高调的微博自首,不过是万般无奈之下,一种退而求其次之举。如此行为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舆论来施压,让执纪、执法机关知道,那么多双眼睛盯着呢?你要再敢无视,再敢处理不公,那你就得当心后果了。
这样的“舆论绑架”是如此让人胆战心惊。微博直播自首,这样无奈的智慧表达,却并非我们想要的。说到底,我们还是期盼,一个良性的奖惩机制能够真正执行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