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检词语

大家都在找的词语:
拼音aa
雪糕刺客
不堪重負
弃车保帅
大家都在找的词语:
A
B
C
D
E
F
G
H
J
K
I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洋漂族

拼音:yáng piāo zú

基本解释

 教育部2007年公布的新增汉语词汇里,有一个全新的名词:“洋漂族”(也称“洋飘族”)。这个名词所指的那些外国人士,不是那种出现在商务场合的外企高管、专家,或者大学教授、留学生。他们的身份很复杂,有长期旅行者、淘金者,甚至还有非法打工者。

详细解释



 简介

洋漂族的中国生活

在华工作的外国人为了更好的待遇而不断跳槽。上海过着像游牧民族一般逐水草(钞票)而居的老外,估计超过万人,上海人视这些漂流的老外为“洋漂族”,他/她们的生活、工作特征就是不断跳槽,一漂再漂。上海有很多行业处在新兴阶段,急需有经验的人才,老外可以从事很多不同的行业。近年来,很多外企公司追逐台商脚步,为降低高昂费用,停止往中国派遣员工。尽管与台商的文化优势不能相比,但这些外企也有自己的招,盯上已决心在上海定居的老外。于是,那些既懂汉语又有专业技术的洋漂们,成为那些注重创新的金融保险、媒体和咨询行业的新贵。 大量外国求职者来沪找工作。上海市劳动保障局外国人就业中心透露,在沪工作的4.9万“老外”中,“洋漂族”占到10%,开始与海归争抢饭碗。

发展

上海正在发展期,很多行业急需有经验的人才,这对天生喜欢冒险的“老外”很有吸引

力。一些外企因为费用高昂而停止往中国派遣人员,盯上了已决心定居上海的外国人。大部分“洋漂族”在上海谋生的手段颇为类似,起步往往是在一些外语培训机构做外教,利用这一机会学中文,了解上海文化。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开始为双语杂志投稿,或到大学做教师。随着中文水平的提高,再转到自己擅长的专业工作,届时他们既懂中文又有某种先进技能,非常容易找到工作。

海归竞争

上海工作的留学人员达5.4万人,90%以上获得了博士或硕士学位,70%来自欧美国家。但随着“洋漂族”进场,海归的日子逐渐变得不好过。原本海归和“洋漂族”处于错位竞争,但目前不少“洋漂族”对于收入要求并不太高,有的自降身价,4000元到5000元也可接受,他们既懂中文又有某种专业技能,这和学成归来的海归派形成了竞争。

由于不少海归在出国之前成绩并不出色,使得用人单位对海归的成色一般都有些担心,有的甚至“倒查三代”,看看其出国前的情况如何。相比之下,“洋漂族”务实的工作态度往往更为企业管理者所青睐。

虽然“洋漂族”在外企更受欢迎,但是随着申城海归人员的增加,洋打工的日子将越来越不好过,毕竟中国人比外国人更了解国内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而且海归中也不乏精英,完全可以与“老外”一争高下。

频繁跳槽

在中国,到处都是为了寻找良机而不断跳槽的老外。这些人抓住了中国目前在媒体、金融、贸易等领域相对缺乏人才的机会,同时,一些外企也因为费用高昂而停止往中国派遣人员,盯上了已决心定居中国的外国人——这些人估计有30万之多。10年前来到北京的音乐人凯瑟说:“中国的市场年均增长10%,无论你想做什么,这儿有的是机会。”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还不允许除外交、留学等领域之外的外国人在华长期居住。但过去5年,北京为了吸引外资和外国技工放松了限制。留居中国的外国人迅速增加了5倍。按照中国有关部门的数字,最多的是美国人,估计有11万,他们中有约一半在北京和上海,其余则散居在中国各地。

全球性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华信惠悦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吉姆·莱林格说,在中国的西方“漂流族”中,懂普通话同时又有某种专业技能的人最容易找到工作,他们可以应聘那些注重创新的金融、媒体和咨询等行业的职位,因为这些领域都是中国教育体系的弱项。

通常这些西方“漂流族”在中国的第一份工作有:媒体和公关公司的职员或给地方杂志自由投稿,还有的去辅导中国摇滚乐队赚钱。“漂流族”大都利用闲暇时间学习中文,他们最常见的首份工作是教英语,运气好的还能进知名大学,这些人有的月薪达到四五千元,但其中更多的是到私立学校靠自己的“洋面孔”而不是授课能力挣钱。

来中国的西方“漂流族”越来越多,一些外企也确实更欢迎他们。但随着中国“海归”增加,西方“漂流族”的好日子可能不会长久。中国的“海归”外语流利、拥有技术、薪金要求也不高,完全可以取代那些以前由这些人占据的职位。但是如今,中国还是西方“漂流族”的理想之地。

上海部落

罗伯特从英国来上海已经有6年了,工作换了一个又一个:教过英语,也曾在杂志社任职,后来又投奔了一家高科技公司,穿梭于上海和伦敦之间。像罗伯特这样的“老外”在上海并不少。记者从上海市劳动保障局外国人就业中心获悉,目前在沪工作的约4.9万名“老外”中,有10%左右过着这样的“漂流”生活。

一些外企也因为费用高昂而停止往中国派遣人员,盯上了已决心定居上海的外国人。人力资源专家分析认为,在上海的“洋漂族”中,既懂普通话同时又有某种专业技能的人最容易找到工作,他们可以应聘那些注重创新的金融、媒体和咨询等行业的职位。这些“洋漂族”在上海的第一份工作通常是

在一些外语培训机构内教外语,在传授英语的同时,也练习中文,还能和本地人交上朋友,融入上海。做外语教师的“老外”,运气好的还能进知名大学,这些人有的月薪达到了五六千元人民币。还有一些人为一些双语杂志自由投稿,这种工作并不很辛苦,如果为一家旅游杂志供稿,还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到处走走看看,一般这些人的月收入可以达到七八千元。来上海的“洋漂族”越来越多,一些外企也确实更欢迎他们。但随着中国留学回国人员的增加,“洋漂族”可能将不再能轻而易举地过上这种悠闲的好日子。中国的“海归”外语流利、拥有技术、薪金要求也不高。

武汉部落

2007年12月25日,干冷的武汉并没有浪漫的雪花。这是秘鲁人Robert在中国度过的第六个圣诞。前五个是在上海,这次是在武汉。Robert的乐队组合是为数不多的长居中国的稳定“外国人群”。从文化的适应和经济的状况上来说,他们应该算是比较成功的“洋漂”了。漂在武汉的老外多是孤身前来。他们不是常说的那种出现在商务场合的外企高管、专家,或者来中国进行学术交流的大学教授、留学生。他们出现在酒吧、车站、酒店、演艺舞台、外语培训的教室。他们的身份很复杂,多半是旅行者,或者就是为了到中国来讨生活,其中甚至还有非法打工者。这一群人,在教育部2007年公布的新增汉语词汇里,有一个全新的名字:“洋漂族”。相对于“洋漂”中的创业者,更多的“洋漂”会选择从事外教或在酒店工作。

为艺术漂

同中国人去西方发达国家“洋插队”相对,“洋漂”可以说是它的逆过程——西方国家的人来到中国追寻梦想。这些人形成了中国新近出现的一个群体。

一个外柔内刚的美国姑娘韩素英,她在2000年来中国留学半年。两年之后,便义无反顾地把家搬到了北京。在美国读书时,韩素英曾跟专业的话剧老师学习过一段时间,也参加了几场演出。在听到观众热烈的掌声时,她的感觉棒极了。现在,生活在中国的她在继续着她的话剧梦想。虽然,她觉得在北京定居下来很不容易,而且环境和交通也很糟糕,这些都让她感到痛苦,但是她说北京仍是一个可以给她带来灵感的地方。她正在排演的话剧《我爱北京》在今年秋天就要杀青了,这是她来中国之后自编自导自演的处女作。剧情大意是一个美国女人和一个中国女人共同租房,但两人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她们在生活中产生一些既恼人又有趣的矛盾。

韩素英来中国时间不长,但是颇具雄心壮志。她说这部话剧在北京798艺术区首演之后,准备去上海、伦敦、纽约巡演。韩素英说:“我今后也许会在其他国家居住一段时间,但是北京一定会有属于我自己的固定公寓,北京已经成为我第二个家。”

为生计漂

“再过几天,我来中国就整整6年了。”在Tony和朋友合开的酒吧里,Tony用流利的汉语说。6年前,正当刚刚从大学毕业的Tony为自己的未来踌躇时,一位在华工作的澳大利亚朋友对他说:“来中国吧,这里有很好的发展机会。”正是这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Tony只身来到了中国,来到了北京。刚开始,这里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陌生的。但是,从最初教授英语,到之后的图片设计工作,再到如今经营酒吧,Tony不但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而且喜欢上了这里的生活环境。Tony对自己的事业非常有信心,希望将来能够扩大酒吧的规模,在上海、南京等地连锁经营。

与Tony不同,英国人Carlos来北京仅有半年,如今他是北京的一所国际学校的足球教练。来中国的初衷,Carlos坦言是为了生计,想要“在中国赚大钱”。Carlos说,他和很多在中国漂着的外国朋友都认为:一方面,如今中国发展很快,有很多机遇;另一方面,相对于其他国家,外国人在中国的生活质量很高,因为收入水平高、生活费用低,只要肯努力,就能过上更舒适的生活。

为公益漂

偶然的一次机会,使日本青年池田武加入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成为一名专职的环境保护工作者。在地球村,池田武负责与日本、韩国等亚洲的政府部门保持联络,运作一些跨国合作的环保项目。未来的打算池田武今后可能会到边远的省市搞一些保护农村和自然生态的活动。池田武认为,许多中国的环境问题也是全球性的,做好中国的环境保护对日韩等亚洲国家乃至全世界都具有积极意义。 同池田武相类,美国人丁大卫在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做教师,德国盲女萨布瑞亚发明了藏语盲文、在西藏开设盲童学校。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加入到中国的公益事业中来,他们放弃了物质享受,选择了清贫的生活,把青春与梦想献给了中国。

从“美国梦”到“中国梦”

针对中国出现的“洋漂”现象,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佟新认为:“从全球劳动力流动的角度来看,如今的中国像一个新大陆一样。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变得更加开放,劳动力市场也进一步扩大,吸引了各式各样的外国人来华。”

佟新说:“在全球化进程的影响下,很多中国人走出了国门,同时也有更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这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过程。”佟新认为,“美国梦”曾经吸引全世界的人前往美国淘金,现在“中国梦”也已初具雏形。

最新收录词语

词语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