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手抄报内容资料,清明节的由来与习俗

归属:简笔画  时间: 05-25  来源:网络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资料,清明节的由来与习俗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资料,清明节的由来与习俗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资料,清明节的由来与习俗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资料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的时候,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晋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打点好行装,同老母亲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难以寻找。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结果大火烧遍绵山也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亲已死于一棵老柳树下。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片衣襟,上写:“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要求寒食禁火。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到唐朝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由于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清明节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今天,我们过的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