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检词语

大家都在找的词语:
拼音aa
雪糕刺客
不堪重負
弃车保帅
大家都在找的词语:
A
B
C
D
E
F
G
H
J
K
I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葫芦笙

拼音:hú lú shēng

基本解释

 拼音:hú lú shēng

葫芦笙,是彝、拉祜、佤、傈僳、哈尼、黎、纳西、怒、普米、苗等族单簧气鸣乐器。彝语 称布若、昂。拉祜语称若、若果筚。佤语称拜、拜桂、恩拜因 、唔变。傈僳语称玛纽、阿普筚。哈尼语称拉结、报扎。纳西语称妞篾、贝批又。流行于云 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保山地区、临沧地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丽江地区,四川省凉山 彝族自治州,贵州省毕节地区、安顺地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地区等地。

简介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在云南江川李家山二十四号墓、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出土的铜葫芦笙斗,据测定属春秋至战国之际的遗物。有五、六、七管三种。竹或木制笙管已腐朽不存,铜制笙斗的形制略有差异。李家山二十四号墓出土的两支铜斗,上端均铸一立牛为饰,造型生动形象,通高分别为26和28.2厘米。铜葫芦笙系仿天然葫芦匏形用青铜铸造笙斗,另插竹木制笙嘴吹奏。主要用于伴奏舞蹈。如开化铜鼓面部主晕图象中有匏笙舞,画面上八人中有一人边吹葫芦笙边舞,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铜鼓胴部画面、舞俑、乐舞铜饰物和房屋模型中也屡见吹奏葫芦笙的形象(《中国音乐史图鉴》Ⅱ—48至Ⅱ—51)。

文献记述葫芦笙始于唐代。段安节《乐府杂录》载唐大中(847—859)年间,“夷部乐……有葫芦笙”。唐代樊绰《蛮书》载南诏(今云南大理)“少年子弟暮夜游行闾巷,吹葫芦笙或吹树叶,声韵之中,皆寄情言,用相呼召。”《新唐书·南诏传》:“吹瓢笙,笙四管。酒至客前,以笙推盏对釂。”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葫芦笙两江峒中乐。”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葫芦竹,攒竹于瓢,吹之鸣鸣然”。

以葫芦为笙斗,细端穿孔接一长管为吹口,接管长25厘米左右。笙管黄枯竹制,有四至八管不等,长9— 90、管径1—1.5厘米,环列并微穿葫芦腹部,以蜡固定。每管靠近葫芦处开一按音孔,下端透空为底部按音孔,插入葫芦内的管上嵌有长2厘米、宽0.2厘米的竹制或铜制簧片。

葫芦笙的传说

彝族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葫芦笙的传说。1962年8月18日《凉山报》刊载陈元通的《捏觉补惹和他的葫芦笙》一文,捏觉补惹是凉山彝族著名的民间艺人,文章写道:“在很早以前, 凉山上住着一个老母亲,她有五个儿子。一天,老母亲赶场去了,五个儿子来到老林里掏鸟 蛋。谁知雀窝里盘着一条毒蛇,大儿子先用手去掏,被蛇咬了一口,惊叫一声缩回了手。其 他几个儿子也都去试了试,结果都被毒蛇咬伤倒了下去。等到母亲回来时,还有一口气的大 儿子对妈妈说:‘我们死后,五座坟上不久就要长出五根竹子,请您把它们砍回来,做成一 支五根管子的笙,每一根管子就是我们一个弟兄,您吹着它,就像我们在您身边一样。’后 来,老母亲就用儿子坟上的竹子做成一支葫芦笙。有一天,她来到河边,对着浪花翻滚的河 水吹奏,越吹越伤心,最后她把葫芦笙丢在一旁投河而死。过路的把她遗下的葫芦笙带回家 去,寨子里每户人家都照样做了一支,以表达对母子六人的同情。从此,葫芦笙和 笙曲《老母亲调》,就在彝族世代相传下来了。”

在澜沧拉祜山寨,相传古时候有一对老夫妇,他们的五个儿女都在外边谋生,有的打猎, 有的捕鱼,分散在五个方向,就是逢年过节也难得团圆。老夫妇心灵手巧,从山上砍来“波 搭”竹,做成五支精致的竹管,在竹管的底端还削出簧片,用嘴一吹就发出响亮、优美的音 响,他们又从竹楼的棚架上选了一个光滑的葫芦,掏出里面籽粒,将五根长短不同的竹管捆 在一起,插在葫芦膛里,又在葫芦柄处安了一个木制吹嘴,葫芦笙做好了,吹出了悠扬的乐 声,老夫妇高兴极了,他们吹起葫芦笙,五个儿女在远方听到由家乡传来的新奇、悦耳的音 调,便从不同方向奔回家中。从此,老两口再也不愁见不到儿女了,葫芦笙就这样在拉祜族 流传起来。

最新收录词语

词语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