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检词语

大家都在找的词语:
拼音aa
不堪重負
雪糕刺客
弃车保帅
大家都在找的词语:
A
B
C
D
E
F
G
H
J
K
I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淋巴细胞

拼音:lín bā xì bāo

基本解释

淋巴细胞(lymphocyte)也称淋巴球,是白细胞的一种。由淋巴器官产生,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细胞成分。包括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等亚类,分别介导机体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对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杀伤作用等免疫学功能。

淋巴细胞 - 简介

淋巴细胞(lymphocyte)也称淋巴球,为白细胞中体积最小的一种,直径6-8微米;在人体约占白细胞的20-30%,圆形细胞核,细胞质很少。

某些疾病可以影响淋巴细胞数目的增减,如患肺结核时,有显著增加。

淋巴细胞是一类具有免疫识别功能的细胞系。按其发生迁移、表面分子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T细胞、B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淋巴细胞的膜表面分子(分化群抗原)可用于鉴定和区分其亚群和亚类,是研究淋巴细胞的重要工具。

淋巴细胞 - 命名

1674年,荷兰列文虎克Antonie vanLeeuwenhoek1632~1723 自磨透镜,装配了高倍显微镜(300倍左右),并观察到了血细胞、池塘水滴中的原生动物、人类和哺乳类动物的精子,这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完整的活细胞。

1875年,Carl Ludwing观察到人胸腺导管中的淋巴细胞。

1879年,Ehrlich被命名为淋巴细胞(lymphocyte)。

淋巴细胞 - 产生

淋巴细胞由淋巴器官产生,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细胞成分。淋巴器官根据其发生和功能的差异,可分为中枢淋巴器官(又名初级淋巴器官)和周围淋巴器官(又名次级淋巴器官)两类。前者包括胸腺、腔上囊或其相当器官(有人认为在哺乳动物是骨髓)。它们无须抗原刺激即可不断增殖淋巴细胞,成熟后将其转送至周围淋巴器官。后者包括脾、淋巴结等。成熟淋巴细胞需依赖抗原刺激而分化增殖,继而发挥其免疫功能。

淋巴细胞 - 体积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淋巴细胞 ,按直径不同区分为大(11—18微米)、中(7—11微米)、小(4—7微米)3种。周围血液中主要是中小型细胞。

淋巴细胞 - 系统形态

1、原始淋巴细胞:胞体直径10—18μm,圆或椭圆形。胞核大,位于中央或稍偏一侧,圆或椭圆形、核染色质细致,呈颗粒状,但比原粒细胞稍粗,排列匀称,核膜浓厚,界限清晰,核仁1—2个,胞质极少,呈淡蓝色,透明,核周界明显,无颗粒。

2、幼稚淋巴细胞:胞体直径10—16μm,胞核圆或椭圆形,核仁模糊不清或消失,核染色质仍较细致。胞质较少,淡蓝色,偶有少许天青胺蓝颗粒。

3、淋巴细胞:①大淋巴细胞:胞体圆形,直径12—15μm,胞核椭圆形稍偏一侧,核染色质排列紧密而均匀。胞质较多,呈清澈的淡蓝色,可有少量大小不等的天青胺蓝颗粒。②小淋巴细胞:胞体圆形,直径6—9μm,胞核圆形或有小切迹,核染色质聚集紧密成大块状。胞质量很少,颇似裸核,如可见,呈淡蓝色,一般无颗粒医。[3]

淋巴细胞 - 分类

按其发生迁移、表面分子和功能的不同m可分为t细胞、b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

T细胞

T细胞来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胚胎期则来源于卵黄囊和肝),T细胞是相当复杂的不均一体、又不断在体内更新、在同一时间可以存在不同发育阶段或功能的亚群,但目前(2011年)分类原则和命名比较混乱,尚未统一。按免疫应答中的功能不同,可将T细胞分成若干亚群,一致公认的有:辅助性T细胞(TH),具有协助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功能;抑制性T细胞(TS),具有抑制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功能;效应T细胞(TE),具有释放淋巴因子的功能;细胞毒T细胞(TC),具有杀伤靶细胞的功能;迟发性变态反应T细胞(TD),有参与Ⅳ型变态反应的作用;放大T细胞(TA),可作用于TH和TS,有扩大免疫效果的作用;记忆T细胞(TM),有记忆特异性抗原刺激的作用。T细胞在体内存活的时间可数月至数年。其记忆细胞存活的时间则更长。

T细胞是淋巴细胞的主要组分,它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直接杀伤靶细胞,辅助或抑制B细胞产生抗体,对特异性抗原和促有丝分裂原的应答反应以及产生细胞因子等,是身体中抵御疾病感染、肿瘤形成的英勇斗士。T细胞产生的免疫应答是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的效应形式主要有两种: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破坏靶细胞膜,直接杀伤靶细胞;另一种是释放淋巴因子,最终使免疫效应扩大和增强。

B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亦可简称B细胞。来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在禽类是在法氏囊内发育生成,故又称囊依赖淋巴细胞(bursadependentlymphocyte)/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是由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分化而来。与T淋巴细胞相比,它的体积略大。这种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会增殖分化出大量浆细胞。浆细胞可合成和分泌抗体并在血液中循环。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最常见的淋巴细胞白血病,有关这种疾病的研究不断涌现。在哺乳类是在类囊结构的骨髓等组织中发育的。又称骨髓依赖淋巴细胞。

从骨髓来的干细胞或前B细胞,在迁入法氏囊或类囊器官后,逐步分化为有免疫潜能的B细胞。成熟的B细胞经外周血迁出,进入脾脏、淋巴结,主要分布于脾小结、脾索及淋巴小结、淋巴索及消化道粘膜下的淋巴小结中,受抗原刺激后,分化增殖为浆细胞,合成抗体,发挥体液免疫的功能。B细胞在骨髓和集合淋巴结中的数量较T细胞多,在血液和淋巴结中的数量比T细胞少,在胸导管中则更少,仅少数参加再循环。B细胞的细胞膜上有许多不同的标志,主要是表面抗原及表面受体。这些表面标志都是结合在细胞膜上的巨蛋白分子。B1细胞为T细胞非依赖性细胞。B2为T细胞依赖性细胞。B细胞在体内存活的时间较短,仅数天至数周,但其记忆细胞在体内可长期存在。

自然杀伤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是一种细胞质中具有大颗粒的细胞,也称nk细胞。因为其非专一性的细胞毒杀作用而被命名。没有t细胞b细胞所具的受体,不会进行受体的基因重组。但仍具有一些特殊受体,可以活化或抑制其作用。占循环中淋巴细胞族群的5-10%。和杀死肿瘤细胞有关,可利用分泌穿孔素及肿瘤坏死因子,摧毁目标细胞。

淋巴细胞 - 正反作用

T淋巴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在罹患恶性肿瘤时,它们中有的会发挥作用,奋力杀伤肿瘤细胞,但是,也有的T淋巴细胞非但不去杀伤肿瘤细胞,并且还会阻止其他淋巴细胞杀伤癌细胞。

2011年初,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免疫学系储以微教授课题组经研究发现,有一种从细菌中提取的名叫“BLP”的细菌脂蛋白,一旦与存在于T淋巴细胞表面的TLR-2受体“一对一配接”后,可以调动一群具有杀伤性T淋巴细胞明显增强其杀伤癌细胞的能力,同时,这种“一对一配接”还可以削弱和抑制另外一群调节性T淋巴细胞“保护癌细胞”的能力。

上述成果已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免疫学专业权威杂志《免疫学期刊》(Journal of Immunology)上。

淋巴细胞 - 细胞采集

通常利用单核细胞在37℃和Ca2+存在条件下,能主动粘附在玻璃、塑料、尼龙毛、棉花纤维或葡聚糖凝胶的特性,据此建立许从单核细胞悬液中去除单核细胞的方法,藉以获得高纯度的淋巴细胞群。

粘附贴壁法

将已制备的单个核细胞悬液倾于玻璃或塑料平皿或扁平小瓶中,移至37℃温箱静置1h左右,单核细胞和粒细胞均贴于平皿壁上,而未贴壁的非粘附细胞几乎为纯淋巴细胞,继用橡皮刮下贴壁的细胞即为纯单核细胞群。因B细胞也有贴壁现象,用本法分离的淋巴细胞群中B细胞有所损失。

吸附柱过滤法

将单个核细胞悬液注入装有玻璃纤维或葡聚糖凝胶SephadexG10的柱层中,凡有粘附能力的细胞绝部分被吸附而粘滞在柱层中,从柱上洗脱下来的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此法简单易行,对细胞极少损害。

磁铁吸引法

利用单核细胞具有吞噬的特性,在单个核细胞悬液中加直径为3μm的羰基铁颗粒,置37℃温箱内短时旋转摇动,待单核细胞充分吞噬羰基铁颗粒后,用磁铁将细胞吸至管底,上层液中含较纯的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 - 亚群分离

分离相当纯化的淋巴细胞亚群是细胞免疫检验的基本技术。其原则是根据相应细胞的特性和不同的标志加以选择性纯化。凡根据细胞的特性和标志选择纯化所需细胞的方法是阳性选择法;而选择性去除不要的细胞,仅留下所需的细胞是为阴性选择。常用以下几方法:

E花环沉降法

本法是将淋巴细胞与一定比例的绵羊红细胞混合,待淋巴细胞形成E花环后,继用淋巴细胞分层液分离细胞。浮悬在分层界面而不形成E花环的群则富含B细胞,而沉降在管底的形成E花环的细胞用低渗法处理,使围绕细胞周围的绵羊红细胞快速裂解,则获得纯的T细胞。

尼龙毛分离法

本法利用B细胞和单核细胞具有易粘附于尼龙纤维表面的特性,可将T和B细胞分开。操作原则是取松散而经过处理的尼龙毛(聚酰胺纤维),均匀充填在内径5—6nm的聚乙烯塑料管(饮料管即可)内,经Hanks液浸透保温,将单个核细胞悬液加入柱内,放37温箱静置1—2h。用预温的含10%—20%小牛血清培养液灌洗,洗脱液内含有非粘附的T细胞,重复灌洗几次以除去管内残留的T细胞。再用冷或温培养液边冲边洗边挤压塑料管,此时洗脱液内富含B细胞。如此得到的T细胞纯度在90%以上,B细胞纯度可达80%。

亲和板结合分离法

利用亲和层析法分离淋巴细胞亚群,其原理是各种淋巴细胞亚群具有不同的抗原性,将相应抗体结合于塑料平板上,继加细胞悬液,凡抗原阳性的细胞则与相应抗体结合,抗原阴性的细胞可从未吸附的细胞悬液中获取。同样若用特异性抗原交联在塑料板上,则可分离得具有特异抗原受体的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受体与特异抗原或抗体接触,可引起细胞激活,因此,凡欲去除细胞悬液内某一细胞亚群时,本法适用。

荧光激活细胞分离仪分离法

荧光激活细胞分离仪(fluorescenceactivatedcellsorter)主要由4部分组成:①细胞流动系统及气压流速控制系统,②激光系统,③检测与讯号处理系统,④细胞分选系统。其主要原理是细胞经荧光染色后,通过高速流动系统,细胞排成单行,逐个流经检测区进行测定。

淋巴细胞 - 数量计算

成人淋巴细胞约占白细胞的1/4,为人体主要的免疫活性细胞。淋巴细胞分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此外还有少数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裸细胞(N细胞)、双标志细胞(D细胞)等,观察淋巴细胞的数量变化,有助于了解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它的测定也是临床血细胞分析的常规内容。

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法正常参考值:成年男性:0.7—5.3×109/L;成年女性:0.7—5.6×109/L。

淋巴细胞 - 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计数的生理变化

1、升高:与正常成年人比较,婴儿约高100%,4~10岁儿童约高15%,吸烟者约高15%,黑人种族约高15%,昼夜律晚上约高15%,高海拔约高14%,妇女月经期约高5%。

2、降低:妊娠约低15%,剧烈的体育锻炼约低30%。

药物影响对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

1、增加:对麻醉药成瘾者常有绝对的或相对的增加。秋水仙碱和烟酰胺可致淋巴细胞绝对增加。如用烟酰胺后4小时上升25%,24小时上升40%。灰黄霉素等则引起相对增加。氨基水杨酸可产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综合症。二硫化碳中毒时可轻度增高。氯磺丙脲致轻度增加,但无临床症象。左旋多巴致淋巴细胞增加伴溶血性贫血。

2、减少:免疫抑制剂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减少。用促皮质素2小时发生明显减少。瘤可宁可明显减低淋巴细胞。锂可能具内分泌作用,而苯妥英钠则减少DNA合成,均致淋巴细胞减少。

病理变化

一)增多

1)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如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百日咳时淋巴细胞有数常明显增多。

2)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时淋巴细胞常增多,但白细胞总数一般仍可在正常值范围内。

3)器官移植术后如发生排异反应时,特别是于排异前期,淋巴细胞数常出现增高。

4)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白血性淋巴肉瘤时。

5)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时,由于中性粒细胞显著减少,导致淋巴细胞百分比相对增高,此时称为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二)减少

主要见于接触放射线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时。另外恶性肿瘤、何杰金氏病、肾上腺机能亢进、脊髓灰质炎、糖尿病酸中毒、急性阑尾炎、肺炎及先天性儿童淋巴细胞缺乏症均可出现淋巴细胞减少。

最新收录词语

词语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