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检索
- 汉字玤
- 玤的拼音bàng
- 玤的首字母b
- 玤的部首王
- 玤的注音ㄅㄤˋ
- 玤的部首笔划4
- 玤的总笔画数8
- 玤的繁体字玤
- 玤的字体结构左右结构
- 玤的造字法
- 玤的86五笔GDHH
- 玤的98五笔GDHH
- 玤的UniCodeU+73A4
- 玤的四角号码15100
- 玤的仓颉MGQJ
- 玤的gbk编码
玤的基本解释
● 玤 bàng ㄅㄤˋ ◎ 一种次于玉的石,可以做悬挂佩物的璧。 ◎ 玉色的珠子。 ◎ 古地名,在今中国河南省渑池县。
玤的汉语字典
[①][bàng][《廣韻》步項切,上講,並。](1)次于玉的美石。(2)古代地名。春秋虢地,今河南渑池县境。
音韵参考
[广 韵]:步項切,上3講,bàng,江開二上江並[平水韵]:上声一董·上声三讲[粤 语]:bung2
玤的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上】【玉字部】 玤; 康熙笔画:9; 页码:页728第08【唐韻】補蠓切【集韻】【韻會】補孔切【正韻】邊孔切,𠀤音琫。【說文】石之次玉者,以爲系璧。讀若蚌。【徐曰】系璧,飾玉系也。 又【廣韻】【正韻】步項切【集韻】【韻會】部項切,𠀤音棒。義同。 又【廣韻】地名。【左傳·莊二十一年】虢公爲王宮于玤。【註】蚌,虢地。【釋文】玤,蒲項反。 【說文】本作𤤓。【類篇】或作𤤵。
玤的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