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检索

- 汉字沰
- 沰的拼音tuō
- 沰的首字母t
- 沰的部首氵
- 沰的注音ㄊㄨㄛ
- 沰的部首笔划3
- 沰的总笔画数8
- 沰的繁体字沰
- 沰的字体结构左右结构
- 沰的造字法
- 沰的86五笔IDG
- 沰的98五笔IDG
- 沰的UniCodeU+6CB0
- 沰的四角号码31162
- 沰的仓颉EMR
- 沰的gbk编码
沰的基本解释
● 沰 tuō ㄊㄨㄛˉ ◎ 落。 ◎ 赭色。 ◎ 浇。
沰的汉语字典
[①][tuō][《廣韻》他各切,入鐸,透。]红褐色。[②][duó][《集韻》當各切,入鐸,端。]见“滴沰”。
音韵参考
[广 韵]:他各切,入19鐸,tuo,宕開一入唐透[平水韵]:入声十药[国 语]:tuō[粤 语]:tok3
沰的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上】【水字部】 沰; 康熙笔画:9; 页码:页613第06【廣韻】他各切【集韻】闥各切,𠀤音託。【玉篇】落也,磓也。 又【廣韻】赭也。【詩·秦風·顏如渥丹】《釋文》丹如字,韓詩作沰。音撻各反。赭也。 又【集韻】當各切,音矺。滴也。【崔實·農家諺】上火不落,下火滴沰。考證:〔【詩·秦風·顏如渥丹箋】丹如字,韓詩作沰。音撻各反。赭也。〕 謹按丹如字云云本釋文非鄭箋。謹改箋字爲釋文。
沰的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