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剧
时间: 11-06 来源:李锦浩
在有着五千年历史的辽阔中华大地上,孕育了不同形式的地方文化。而人的心也扎根于他们出生成长的地方,无论长大以后会飘向何方,而自己的心却会深扎于此不会动摇。这便是中国人口口相传的根”。我生在四川,长在四川,根,自然也扎于四川。而我最喜欢的也莫过于扎根在家乡的川剧了。
川剧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五种腔调各有乐律。也分小生,须生,旦,花脸,丑角五个行当,五种角色各有分工。尤其是小生、丑角和旦的表演最有意思。要说川剧正式得到这个名字的时间确实不长,但他的演变过程却有的说了。早在晚唐时,就有"杂剧"的称呼;到了南宋又叫"川杂剧",到了清代有演变为蜀伶魏长生所唱秦腔系四川之"琴腔";在清末民初才有了一个叫川戏”的正式称谓。川剧的历史由此可见一斑。
自从我在初二的暑假里,我跟着我的父母走进宽窄巷子的一间川剧茶馆第一次在现场观看并切身感受这部川剧经典剧目《变脸》的精彩演出时我就知道,我对川剧的喜欢一发不可收拾了。以前对电影版的《变脸》,我只是略有耳闻,并没有看过,而这部由电影改编的《变脸》,我从剧目开始就已经被深深地吸引与打动了。
下午四点整表演正式开始了,无论是滚灯,唱戏还是钻板凳,或是茶艺,武术和小品的表演都让现场的作文每个人看的赞不绝口。可我还是更期待压台的变脸”大戏,这时表演变脸的两位师傅突然几个后空翻登场,将现场的气氛托到顶端。但他们却有一个相同的特点,无论蓝衣长跑,还是紧身白衣,这两位师傅都拿着一把扇子。左边的大师开始变脸了!只见他迅速地转过身去,轻轻挥动了几下扇子,再次转过身时,原本绿色的脸忽然间就变成了黄色,我还没有反应过来,他又把脸侧过去,扇子在手中一挥,脸又变成了蓝色,短短几秒,居然连变三种颜色,太不可思议了!右边的师傅先是在台上走了一圈,接着挥了挥袖子,大步流星的走到了台中央,紧接着,他一扭头,就将紫色的脸变成了金色,又扭了一次头,瞬间金色的脸又变成了绿色,之后他索性走下舞台,来到了观众的身边,扭头变脸,一连变了好几次,却只用了不到十秒钟。大家纷纷抓出手机拍照,我第一次零距离的看变脸,用天衣无缝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琢磨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只得拍手叫绝。
一个多小时的川剧表演就此拉下了帷幕,全场观众无不起身鼓掌。即使是从小接受潮流文化的年轻人,也为古典的川剧表演所吸引。
当今社会,不断有新文化引进,但没有扰乱我们的视听;当今潮流,不断被新文明冲刷,但不能挪动我们的立场。作为一个四川人,我有四川根;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有中国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