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

时间: 11-06  来源:陈晓藩

当我抚摸过深深浅浅的铜器表面,当我凝视着老师傅专注的双眼,我知道,我们身体里一直有一种情怀,引领我们向前,那始终不变的情怀,是中国特有的情怀。

去年暑假,我去云南丽江旅游,便去找了个打铜器的老师傅做虎头纹的铜铃铛,没想到他的店面隐藏在偏僻的旮旯中,窄小的屋舍里,满满当当地摆放着各种铜器,墙上则挂满了字,他的字苍劲与柔情并济,潇洒中有大气。

老师傅看似朴素,却实实在在具有匠人精神,他待铜器、书法如待日月山川,每一个细胞都热烈跳动,那样热的衷肠,那样令人心动。

老师傅在虎头上一沟一壑地描出虎头的纹路,用一根细细的红绳穿过,挂上一颗藏青色的小玻璃珠,打上绳结,他把铜铃放在耳摇晃几下,发出了清脆的叮当声,这才装盒送给我。这是他特有的习惯,每做完一个铃铛,总放在耳边听一下是否清脆。他说:这声音差了一点都不是我的手艺”。他的铜器都好似艺术品般被珍惜,他是一个有着古道热肠的手艺人。

他对铜器的深情一如既往,他作文拿着一把细细的小刀,在还没有制成的黄铜表面,用隶书方方正正、一笔一画写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他看似孤独,但我知道,当他抚摸过铜器的表面时,他已沉浸在自己一手打造的世界里了。

望着精巧的铜器,和那不停工作的老手艺人,我想这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中国式情怀,我们的眼里看到了世界的广阔,心里依旧装着中国的好河山。

从茶马古道至今,打铜业已经绵延了千百年。中华民族几千年风雨烟尘的身影就倒映在这条历史长河之中。我们的民间艺术,古老手艺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慢慢掩藏于尘土之下,遥远而模糊,唯有我们灿烂的传统文化,无法让人忽视,有新的时代谱写中国独特的内涵。

难以忘记,那一天在古城的巷子里,杨树的叶子茂密,阳光下翻着亮片,闪闪烁烁,铜器被照耀成刺眼的金光。记忆的角落里,有突如其来的柔软闪现,而又熄灭,这短暂的闪灼终究会留下些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吗?我走近铜器,亦是在起走近中国。

那铜器明显有着中国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