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响心上的钟声

时间: 11-04  来源:网络

人工智能击败世界围棋冠军的新闻正热时,我翻拣回一部千禧年的电影《AI(人工智能)》重温,其大意是一位机器人小男孩苦苦寻求着把自己变成真人、拥有情感的可能,以期换回他妈妈的爱。机器人的追寻之旅,一路却不断叩问人的内心,什么构成人的特质?反应更迅速、知识更完备的那男孩,究竟在找什么?

匹诺曹回答这问题,他便会答一颗心。真正具备一副心智的人从此有了啼笑、眼泪,学到珍惜,懂得回忆。这个提线木偶的故事让每个小孩庆幸自己的真实,渐渐长大,走进工具理性盛行的我们的时代这是运转高效、互通快捷的大舞台,人的能动性愈逼愈出,一旦高效到麻木的境地,则一手失掉快乐,一手放下宁静,落入现代人的生存泥淖。吊诡的是,叫我们深感绑手绑脚的,却绝非通常意义的束缚,反倒是明显的便捷。与一切身外物的联系加快,却和自己丢失了联络。好比新闻软件的推送算法,呈现着用户关注偏爱的话题,也关上了去了解新鲜领域的窗口,以至科技界巨头也隐忧,但愿人不会固化如机器。

原来《一九八四》的集权统治思想并不是真相,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一派看似纷繁,所谓杂、多”的幸福作文,或许才叫人自甘冰冷,放下思考。

失去独立思考、失去共情能力,长久以来为人类社会所警戒。所幸中国人的良药或许还多一剂,来自于传统的滋养。孟子曰有放心,而不知求”,即见识了这样的弊端:我们常推崇,人的意义附加在他的收获和所有中,事实上人的本身就已经是关键了,才真正蕴藏着禅宗里马祖道一所说的无穷之自家宝藏”,才捱得过计算机日新月异的迭代。人类的独立思考、一己所笃信的信仰与价值,于个体能换来平和宁静,于群体则是延续文明的密码。

一如季羡林所认为,人生几无意义,如果有,便在于乘上丰饶的文化,启下未来的一代。这些群体性的推进不能奢求机器完成,只能在思绪真实的思绪里演变。有人感到人生如鸿飞哪复计东西”,人生意义捉摸不定,甚至落入虚无。而呈上启下,则是确实的、每个个体分享的责任。人工智能没有这样的责任,就此区别开来

所幸这些担忧的声音还在,愿他们持续如长鸣的钟声。钟声里听得见人们反思的絮语,清醒的人去叫醒别人的呼喊。当孩子们听见匹诺曹的故事,仍然为之牵动,仿佛心头一震,忧彼忧己时

钟声又有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