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汛粽子
时间: 10-26 来源:张芯宁
蚕汛粽子
“囡囡,奶奶要去帮你小奶奶裹粽子,你要不要去玩玩啊?”
“去去去,我要去!”
包粽子,怎么少得了我呢?我最爱凑热闹了。
来到小奶奶家,只闻到一阵清新芦苇叶香味,我急忙赶到厨房。奶奶已经忙活开了,一大木盆的糯米,一大堆煮过了的粽叶,一个麻线团。奶奶是包粽子的好手,经常会被邻居们叫去帮忙。每当这个时候,我总要在边上看很久,一直觉得奶奶的手好神奇!奶奶包粽子的手法很是讲究,如果不是细细观察,很难发现其中的门道。奶奶把一张张粽叶卷成一个圆锥漏斗形,接着用饭勺填进,盛上满满的拌了酱油的糯米,用筷子插实,里面再藏一块肥瘦均匀的肉,然后用嘴中咬着的一根细麻线捆扎。翠绿的粽叶在手中自如地翻卷着,一绕一扎只几下,一个菱角分明小巧玲珑的粽子就包好裹扎而成了。粽叶怎样翻折,多少米放多少馅,还要保证粽子在蒸的过程中不能外漏。这样用心去操作,奶奶包的粽子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当然,按不同的需求,粽子馅还有红枣的、豆沙的、蜜枣的。
这么重要的时刻,怎么能少得了我的“帮忙”呢?二话不说,我就忙活开了。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起粽叶,折了两折,做了一个漏斗状的“碗”。接着我把一勺米、一块肉放入“碗”中。然后我将这个鼓鼓的“碗”再一折,绕上几圈麻线。一个粽子诞生了,虽然不是那么完美,可也是我几番尝试下来算不错的成果了。
我又拿起了粽叶,这回不急着包了,和奶奶聊起了天。“奶奶,这端午节还有段时间呢,小奶奶家怎么要包这么多粽子啊?”奶奶手上依然忙碌着,缓缓道来:“囡囡,这是蚕汛粽子。”“蚕汛粽子,这是什么来头啊?奶奶,您跟我说说呗。”“你小姑姑不是去年冬天刚嫁出去吗,这些粽子裹了要拿到她婆家去分的。一般有新嫁娘的第一个春天娘家要裹了粽子去分,叫蚕汛粽子。”“奶奶,蚕汛粽子有什么寓意吗?”“这个奶奶也不清楚,老底子传下来的。”看着一个个包好的粽子,我不禁心生好奇。
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个蚕汛粽子究竟有什么故事。好奇心强烈的我寻求妈妈的帮助,我们一块上网查,才了解了来历。我们这里农村以前几乎家家都养蚕,民间有很多与蚕有关的习俗,蚕汛粽子来自其中一个习俗----望蚕汛。是农村女儿出嫁后第一个养蚕的季节,蚕宝宝四眠上山或采好茧子时,娘家带着粽子、包子等礼物,到女婿家望蚕汛,祭祀蚕花菩萨,表示慰问,祝贺蚕茧丰收。望蚕汛时,粽子是其中最重要的礼物。后来,时间慢慢提早到养蚕前了。
如今,农村养蚕的人家越来越少,望蚕汛的原意已名存实亡,但这个民间习俗却一直保留了下来。每年都会吃到别人家分来的蚕汛粽子。
在我弄清来历时,淡淡的粽香弥漫开了。粽子煮熟了!剪开麻线,剥开墨绿色的粽叶,粽子从内向外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粽香。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诱人极了!粽子就像一首古诗,从悠远的时代流出,遂带了幽远的气息,仿佛午夜的长梦流转出前生往事的叹息。一颗粽子,情系着人们美好的期盼!这种情怀的传承,从来未曾改变……
粽子飘香,久久不散,历久弥新!
南苑小学四(2)班 陈芮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