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钟暮鼓的成语故事
时间: 11-04 来源:网络
导语:晨钟暮鼓,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下面是好学生作文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拼音】chén zhōng mù gǔ
【典故】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唐·李咸用《山中》诗
【释义】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令人警悟的话
【近义词】暮鼓晨钟
【成语造句】
◎ 如没有不时传来的晨钟暮鼓,民族打击乐的穿插"点染",又很难为清幽的诗境凭添一股典雅的田园古风。
◎ 山角有座千年古刹,香烟缭绕,随白云挥洒,晨钟暮鼓,伴江水飘散。
◎ (怅然若失)只恨我那些文字,不能如晨钟暮鼓,惊醒普天下村人市媪之梦!
【成语故事】
古人划一昼夜为十二时辰,分别以地支(子丑寅卯)序之,每个时辰相当于今日的两个小时。以圭表或铜壶测得时辰,便击鼓报时,以便让民众知晓。但鼓声传的范围有限, 齐武帝( 483 年- 493 年)时,为使宫中都能听见报时声,便在 景阳楼内悬一口大铜钟,改为只在晚上击鼓报时,首开先河。为了使钟声传播更远,除了铜钟越铸越大之外,还建较高的钟楼,与 鼓楼相对,朝来撞钟,夜来击鼓。
因为“晨钟暮鼓”这个词条,谐音:臣忠目古,很多人以为寺庙是早上敲钟晚上敲鼓。其实不然,不论早晚,寺庙都既要敲钟又要击鼓。所不同的是,早晨是先敲钟后击鼓,晚上是先击鼓后敲钟。这是询问了寺庙的高僧后得知的。
晨钟暮鼓与晨鼓暮钟
敲钟击鼓,确是古代的一种报时方式,但是并不在除夕之夜作为除旧迎新之举,而是每天早晚撞击。在城楼响起钟声鼓声,既可用来报时,也是城市管理的一种方式。佛教传人,寺内也敲钟击鼓,则是集众(僧徒)参禅的寺规。两者性质是不同的。
城楼报时,敲钟击鼓,历朝历代每有规定。如唐代实施晨钟暮鼓,鼓响,城门关闭,实行 宵禁; 钟鸣,城门开启,万户活动。老百姓都习以为常。 白居易的弟弟 白行简所写《李娃传》提到:“久之日暮,鼓声四起。姆曰:‘鼓已发矣,当速归,勿犯禁!一禁,即夜禁。鼓声一响,街上就禁止行人,违者称为“ 犯夜”,要受拘禁。
不过,在汉魏时期,报时方式却是晨鼓暮钟,恰恰与唐代相反。汉 蔡邕撰《独断》记:
鼓以动众,钟以止众。夜 漏尽,
鼓鸣即起;昼漏尽,钟鸣则息也。
滴漏是 古代计时器具,根据刻度分夜漏和昼漏。夜漏尽,乃夜时将尽,天将明;昼漏尽,则日时将尽,夜已临。 汉代击鼓迎晨,是因为鼓声振奋,催人劳作。早在 先秦时期,鼓已作为壮音,出征先要击鼓,如《 诗经·邶风·击鼓》所记的“击鼓其镗,踊跃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