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为何有圆缺的名人故事

时间: 11-04  来源:网络

提起圆周率,人们自然就会想到南北朝时代南朝的科学家祖冲之。

祖冲之的贡献不仅仅在数学,他还精通天文地理,编制过《大明历》,改造过指南车。

祖冲之小时候,喜欢皎洁的月亮,常常和农家孩子们一起到场院赏月。

刚开始,他只是看着玩而已。后来,一首儿歌引起了他的深思。儿歌唱道:“初一看不见,初二一根线,初三初四镰刀月,初七初八月半边,一天更比一天胖,直到十五月团圆。十七、十八月迟出,廿二半夜见半圆。一天更比一天瘦,廿九、三十月难见。”他这才知道,原来月亮的圆缺是有规律的。

为了验证这首儿歌,祖冲之每天晚上都要看几次月亮,半夜里,他独自一人站在院里,仰望天空,一看就是一、两个时辰。经过几个月的精心观察,祖冲之终于相信了儿歌中的说法。

可月亮为什么会有圆缺呢?祖冲之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去问爷爷祖昌。

爷爷笑着说:“这里面的道理很复杂,小孩子是搞不明白的。”可祖冲之有个犟脾气,什么事情弄不出个水落石出是不肯罢休的。他缠住爷爷,问了一次又一次。爷爷没办法,只好找来几本天文书,让祖冲之自己去读。

祖冲之如获至宝,贪婪地读了起来,其中张衡写的那本《灵宪》,他一连读了五六遍。

这天,祖冲之显得格外高兴,他摇晃着爷爷的身子直喊:“我明白了!

我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