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曾轶可打动有些人来自遥远星球
时间: 07-18 来源:苏颖慧
坦率地说,我是打算看曾轶可的笑话的。
上周五是我第一次关注本届“快女”。在此之前,我零星浏览过一些关于“评委退赛”的娱乐新闻,看过网友们人肉搜索出来的曾轶可早年间的选秀画面:在舞台上打太极拳,以及恶狠狠地告诫评委“我会记住你们的”。至于流传甚广的那几段她跑调儿跑得不成样子的原创歌曲,我甚至没有勇气把它们听完。
这天晚上,曾轶可唱了《狮子座》和《多余的流星》。同样是原创,同样是绵羊音,同样是跑调儿,但当她唱起“人山又人海,别错过那一个等待”,唱起“流星说,它是多余的,所以陨落”时,我心里一震,顿时对眼前这个女孩有了几分好感。
这让我想起很早之前买的一本书,《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那天在书店买下它,完全是因为喜欢它的封面——简单的白色,以及童话般的涂鸦。书封在塑料套子里面,没法翻看,所以作者安东尼是谁,书里究竟讲了些什么,一无所知。即便这样,我还是赌博似的把这本书带回了家。
粗粗翻看便有些失望,通篇居然没有标点,语句间的停顿全部用空格来表示,看着有些不着四六。于是,我把它放下了。
一放就是一年,直到今天,我用了一个下午把它一口气读完。现在我可以告诉你,这个叫安东尼的男孩生长在大连,后来去沈阳念书,再后来去了澳大利亚上学、工作。这本书是一个集合,收录了他两年来的网络日记、墙上的便条、书包里的笔记和聊天记录里的只言片语。没有什么深刻的大道理,只有真实生活中的小温暖、小感动、小智慧。
他说,走在城市里的时候,想要把灵魂挂得高高的。他说,那些我们觉得理所应当的事情不一定是对的,人真的比河马跑得快吗?他说,我们为什么要旅行呢?我想可能是因为有些人有些事有些地方,一旦离开就回不去了,或者应该说,总觉得自己回不去了。于是我们不断地离开,去旅行,斗志昂扬地摆脱地心引力,证明自己不是苹果。
这样的调调总是能打动我,无论是安东尼还是曾轶可。
是啊,他们的表达方式不那么“主流”——没有标点符号的文字,就算拿小学生的作文标准衡量也无法及格吧;就像唱歌跑调儿的人,即便私下里K歌也难免遭人耻笑,何况参加选秀比赛?正因如此,便很少有人肯静下心来关心他们究竟在说些什么。因为我们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年轻人先要“入流”,才有与这个社会对话的资格。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被“主流标准”格式化,而更多的人,囿于这样的“标准”,错过了更多的精彩和可能性。
其实我们更该关注别人说(表达)了什么,而不是说的方式,不是吗?
因为我相信,我们身边确实有一些人,来自某个遥远的星球。
本文是一篇记叙文,作者能够较为准确的记叙自己对曾轶可态度的转变的过程,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全文语言用词过于平淡,中心不够突出,在记叙的过程中详略有欠妥当。希望作者能够选取一些有内涵的素材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