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
时间: 06-29 来源:愛de微笑
无数次梦想拥有大片的向日葵田。夏日宁静的午后,将自己藏在浓密的绿阴中,金色的花朵确是可以“过人头”的。坐着,或者顺着一秆秆葵花间的空隙躺下,举头看阳光在花瓣上跳跃着流动,筛下斑斑点点的天光云影。清风走过的时候,就听见一朵朵花咯咯、咯咯、咯咯地笑,感觉到她们的裙在身边快乐地轻轻颤抖。曾傻傻地要将学校的操场变成这样一处所在,初春刈去只才寸余的杂草(这种野雏菊到了夏季是可以齐腰的),播下种子,也许会开出几十朵花。兴致勃勃地谋划了好些天,最终却放弃了:操场毕竟不是花圃,难免有一天被铅球砸折了花茎,岂不可惜?
总感觉葵花是异域的花,她与中国的味道是格格不入的。低缓的山丘上青绿的牧草间,原色的木篱断断续续地围出一片活泼的金黄,规整如凡尔赛宫修剪过的灌木丛,远处草地融入蓝天的地方,有一座红色尖顶的木屋,这是属于法国的浪漫。而旷野的几枝昂着高傲的头颅,插在圆肚的白瓷花瓶中,又是早被那个葵花一样的梵高给了荷兰的。
不错,葵花在中国是不入流的花。虽说“此花莫遣俗人看,新染鹅黄色未乾”,但雅士们又有几个真正爱葵花的呢?中国的文人,爱的是“病如西子胜三分”的阴柔怯弱,于是中国的花,多是可以趁着月色来看的。黄昏时的一钩娥眉,凄冷如许,月下林和靖的梅妻疏影横斜。碧波中荡着上弦月,浮萍在小舟前静静划开又在小舟后悄悄聚拢,初开的莲瓣中漾满如水的月光,是江南女子在“乘月采芙蓉”。高墙里的海棠,东坡不在正午细看,却待月转回廊,香雾空蒙时挑着红烛来惊起美人的梦。月色添了花的娇怯,而花弱不禁风的病态,最惹墨客们爱怜。但葵花,偏偏是明媚而不见娇弱,活泼而不见矜持,天真而不见妩媚,于是只好任她就那么泼辣地开着,谁也不过多地过问。葵花灿烂的颜色须得趁着阳光才好,若是非要遮上一层朦胧月色,明丽的花盘便黯淡了下来,只剩下丝毫觅不见婆娑的身影,倒有效颦之嫌了。韦庄早就说过:“月下似矜倾国貌”,大方的女子扭捏起来,反倒不自在了。
葵花确是天真的花。便是月下来看,也不忍将她比作东施,不如说更像左思《娇女诗》里“浓朱衍丹唇,黄吻澜漫赤”的小女纨素,以月自饰,却添丑态,弥见娇憨。至于午时咧着嘴儿向着太阳笑的葵花,想来想去,竟是像那个撕扇子的晴雯,天真而率性。
其实也曾在墙根下种过几棵葵花,只可惜她们在钢筋水泥的夹缝中长得很不成器。自古少有人采葵花,说是因为要留她结子,实在是不懂文人的癖性。结子的桃啊杏啊,也不妨成枝地折来,怎会吝惜葵花?真正的原因是,葵花不能簪发。古代女子高耸的倭堕髻,本该衬得起葵花硕大的花盘的,可是,如同苏东坡所说:“葵花虽粲粲,蒂短不堪簪。”说也奇怪,葵花短短的蒂竟似有无限的力量,能托着花朵执着地追着太阳。不需人采,也就没有了种红药的那种“年年知为谁开”的惆怅,她是为太阳开的。所以,种葵花是完全快乐的。萱草可以忘忧,葵花也可以忘忧,只不过,萱草驱尽忧愁后,留下的是温馨和宁静,而葵花从不懂忧愁,她只让你听见金色的花瓣和阳光碰撞发出的咯咯、咯咯、咯咯的笑。
唯有葵花向日倾。
这篇以状物为主的文章,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向日葵的外形特点,展现了它向着太阳,为阳光而生的非凡气度。引用梵高的事例,更增添了文章的文学底蕴。但思路不条理,影响了文章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