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不可小觑——观《税事春秋》有感
时间: 08-29 来源:吕绍涵
税可撑起高楼,亦可磊起基石。
税收是如何起源的呢?我原本不知。看了《税事春秋》后,我知道了,同时也懂得了税收的重要性。当年大禹治水时,发现了新的治理洪水的方法,于是号召大家“烧火劈山”疏散洪水。可渐渐地,这么多人每天吃的粮食不够了,治理洪水时需要的物资也不够了。怎么办呢?有一天,大禹看到蚂蚁搬运食物,从中受到了启发,于是让各个部族分摊物资与粮食,根据各部族土地的好与坏确定交多少,根据各部族的特产来确定交什么,这就是“税”的起源。当然,税收取之于民,也是用之于民,征收来的粮食与物资都用于治理洪水了,治理洪水也是为了百姓安全啊!
税收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在不断地完善、改进着。
后来,商汤创造了“井田制”。就是把一块田分成一个大大地“井”字,每人各分得70亩耕种,中间那块是公田,其余为私田。公田由大家耕种,私田则自己看管。这就叫井田制。
然而,人人都有私心。在《周公解税》这集中,我看到人们都只种私田而荒芜了公田。周威王时期改进了这一不足。不分公田私田,都按收获物的十分之一收取。这叫做彻法。周代彻法是对土地收获物按固定比例征收的一种实物税,将个人与国家利益融为一体,有效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保障了国家稳定的赋税收入。这种按固定比例征税的形式沿用至今。
公元前八四一年,西周末期,周厉王为了钱财,下令禁止百姓捕鱼、砍柴、打猎。引起依靠这个生活的百姓不满,终于起义烧毁了皇宫。厉王死后,历史上的“周召共和”开始,制定了“山泽之赋”。也就是允许百姓上山打猎、砍柴,下水捕鱼,但要向国家缴纳赋税。
后来,又有了“初税亩”。初税亩是把公田化为私田,不管公私均按土地产量的百分之十征税,这样一来,百姓有了人身自由,百姓安定,收入稳定了,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马太后的均田制更值一提。均田制是按人丁平均分配土地,使无地平民拥有了自己的土地,摆脱豪强控制而成为了国家的编户齐民,使北魏出现了繁盛的景象。均田制对后世影响很大,前后约沿用了三百年。
讲了这么多,大家知道,天灾不可避免,如果遇到了水灾、旱灾或是地震该怎么办呢?“义仓税”就解决了这一难题。《储量备荒》向我们讲述了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好处。
义仓开始是民间主办,后来国家颁布法令统一征收义仓税,由官府统一管理,统一调度。义仓税是为筹集救灾专用物资而开征的。它是最早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税种。是让百姓们按照一定比例赋税,如果遇到灾荒便用义仓税救助百姓们。这便是现在的“社会保障机制”。你是不是也认识到税收的重要性了?
李自成推翻明朝后,取消税收,靠“打土豪”和攻城拔寨的抢掠保障后勤供给。最终导致了“大顺”政权的灭亡,令人扼腕长叹!可见“无税不国”!
税收可以建医院、学校,造桥、修路,税收可以修广场、建公园,税收还供养军队保障国防,税收……
税收真的很重要,我们一定要重视他,绝不能小觑。
不会描写,详略不当,中心不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