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游记

时间: 11-05  来源:李思佳

放眼观望,高耸入云的山峰,重峦叠翠的树木,云雾缭绕,天地开阔。我心潮澎湃,简直不敢相信我来了黄山!

从山脚乘上索道,缓缓向迎客松前进。当索道不断上升,我的视野也逐渐拓宽。脚底是万丈深渊,眼前是山石竹林,头顶是万里晴空。正是:春游仙境卷云烟,物华天宝幽谷眠,青松挺拔悬崖立,云雾缭绕上青天,飘渺人间孤鸿影,群峰傲视云台间。”至此,细细想来,那些文人墨客也是被黄山的这般雄奇险峻,奇瑰丰美所深深陶醉。索道愈升愈高。

不觉间,我仿佛屹立在高山之巅。我看到的是漫无边际的云海,如临于大海之滨,望波涛汹涌,看浪花飞溅,视惊涛拍岸。据说,黄山一年365天,只有51天可以看到云海。怪不得游过黄山的人都说:黄山的主旋律是在云雾中。”漫天的云雾随风涌动,时而上升,时而下坠,时而回旋,时而舒展,它们弥漫在重重叠叠,隐隐约约的山间,如同一层面纱在山峦中游曳。迷茫而朦胧,似有形,或无形,像画家挥毫泼墨,顿时充满了灵气,通透而颇富韵味,浩浩荡荡,使我顿悟动与静,诗与画,情与义的哲学概念。

到了站,下了缆车。我沿着极陡峭的石阶顺梯而上,远远地便望见了前方攒动的人群,想必那便是迎客作文松了。我加快脚步,想赶紧过去一探究竟。果不其然,在绝壁的几块青獅石中,傲然挺立着一颗青松,它像一位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五湖四海的宾客来黄山游览。它扎根在岩石缝里,没有泥土,枝桠向一侧延伸,它的根大半长在空中,像须蔓一般随风摇曳着,为的是能更好地迎接雨露,拥抱阳光。

有一副对联这样描写迎客松,平生万丈深渊顶,自在八方贵客前”,它高度概括了黄山迎客松坚强,挺拔,伟岸的形象。这次,我亲眼目睹欣赏了黄山迎客松后,从他身上读出了一种坚毅果敢,铁骨铮铮的硬汉精神。那就是顶峰傲雪的自强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广迎四海的开放精神,全新全意的奉献精神。

其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正需要这种精神么?我们每一个践行中国梦的中华儿女不更需要这种精神么?

正因为有了遍布峰林沟壑的黄山松,于是,黄山的景美了,山活了,风动了,云涌了,雨多了,泉响了就连山上的一草一木,一石一鸟也有了灵气。难怪古人会说,黄山之美始于松”。难怪徐霞客在游历黄山之后也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徐霞客自然说的极好,我的感触却是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