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检索
- 汉字鼎
- 鼎的拼音dǐng
- 鼎的首字母d
- 鼎的部首鼎
- 鼎的注音ㄉㄧㄥˇ
- 鼎的部首笔划12
- 鼎的总笔画数12
- 鼎的繁体字鼎
- 鼎的字体结构上下结构
- 鼎的造字法象形
- 鼎的86五笔HNDN
- 鼎的98五笔HNDN
- 鼎的UniCodeU+9F0E
- 鼎的四角号码22227
- 鼎的仓颉BUVML
- 鼎的gbk编码
鼎的基本解释
● 鼎 dǐng ㄉㄧㄥˇ ◎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 ◎ 锅:鼎罐。鼎锅。 ◎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鼎彝。九鼎。定鼎。问鼎。鼎祚(国运)。 ◎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鼎峙。鼎足之势。 ◎ 大:鼎族。鼎臣。鼎力支持。 ◎ 正当,正在:鼎盛(shèng )。
英文翻译
◎ 鼎 an ancient cooking vessel
鼎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鼎 dǐng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2) 同本义 [tripod caldron]。盛行于商、周。用于煮盛物品,或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的礼器。统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 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说文》 (3) 又如:鼎峙(比喻三方并峙,如鼎之三足);鼎铉(指鼎);鼎鼐(鼎、鼐均为古代炊具,用来调和五味。旧时用以比喻宰相治理国家) (4) 比喻帝王 [emperor]。如:问鼎;定鼎中原;鼎甲(科举考试殿试名列一甲);鼎命(帝王之位);鼎业(帝王的大业) (5) 指宰相 [prime minister]。如:鼎台(宰辅大臣);鼎臣(指宰相) (6) 喻三公、宰辅、重臣之位 [high official]。如:鼎辅(三公,宰辅);鼎司(三公的职位) (7) 指国家 [state]。如:鼎祚(国祚,国运);鼎运(国运)词性变化 ◎ 鼎 dǐng 〈形〉 (1) 显贵 [important]。如:鼎臣(大臣,重臣) (2) 显赫,盛大 [great] 高门鼎贵。——晋· 左思《吴都赋》 (3) 又如:大名鼎鼎;鼎甲(豪门大族);鼎姓(豪族,大姓);鼎能(大才能。指能力超群,举世无匹);鼎族(巨族,豪门贵族) (4) 三方并立的,如鼎足分立 [tripartite]。如:鼎分(三分) ◎ 鼎 dǐng 〈动〉 变革 [change;reformation] 鼎新麾一举,革故法三章。——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 鼎革固天启。——徐浩《谒禹庙》
鼎的汉语字典
[①][dǐng][《廣韻》都挺切,上迥,端。]亦作“鐤1”。亦作“鼑1”。(1)古代炊器,又为盛熟牲之器。多用青铜或陶土制成。圆鼎两耳三足,方鼎两耳四足。盛行于商周。多用为宗庙的礼器和墓葬的明器。(2)相传夏禹铸九鼎,历商至周,为传国的重器。后遂以指代国家政权和帝位。(3)古时烹杀罪人的刑具。(4)炼丹煮药之器。(5)卦名之一。巽下离上,去故取新之象。(6)引申为更新。参见“鼎新革故”。(7)显赫,盛大。参见“鼎族”、“鼎貴”。(8)比喻三公、宰辅、重臣之位。(9)指地位和功名。(10)比喻三方并立之势。参见“鼎立”、“鼎足”。(11)最,顶。(12)量词。(13)副词。表示正在进行或正处于某种状态。相当于“正”、“正当”、“方”。参见“鼎盛”、“鼎來”。(14)姓。宋有鼎澧。见《奇姓通》。
音韵参考
[广 韵]:都挺切,上41迥,dǐng,梗開四上青端[平水韵]:上声二十四迥[粤 语]:ding2[闽南语]:teng2,tiaN2
鼎的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亥集下】【鼎字部】 鼎;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1525第08〔古文〕鼑【唐韻】【集韻】【韻會】𠀤都挺切,音頂。【說文】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鑄鼎荆山之下。【玉篇】鼎,所以熟食器也。【左傳·宣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爲之備,使民知神姦,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周禮·天官·膳夫】王日一舉鼎,十有二物,皆有俎。【鄭註】鼎有十二,牢鼎九,陪鼎三。 又【周易卦名】巽下離上之卦。 又【正韻】鼎,當也。 又方也。【前漢·賈誼傳】天子春秋鼎盛。 又鼎鼎,大舒也。【禮·檀弓】喪事鼎鼎爾,則小人。【疏】形體寬慢也。 又周鼎,星名。見【步天歌】。 又湖名。【史記·封禪書】黃帝鑄鼎於荆山,後世因名其處爲鼎湖。 又州名。宋朗州攺鼎州。 又城門名。【後漢·郡國志】雒陽東城曰鼎門。【註】九鼎所後入。 又維舟曰鼎。【揚子·方言】維之謂之鼎。 又官名。【前漢·東方朔傳】夏育爲鼎官。【註】鼎官,今殿前舉鼎者也。 又姓。未將鼎澧。 又人名。【西京雜記】鼎,匡衡小名也。又【前漢·匡衡傳註】張晏曰:匡衡少時字鼎,長乃易字稚圭,世所傳衡與貢禹書,上言衡狀報,下言匡鼎白,知是字也。【又】無說詩匡鼎來。【註】服虔曰:鼎,猶言當也,若言匡且來也。○按服虔註誤。 又【前漢·賈捐之傳】捐之復短石顯。楊興曰:顯鼎貴。【註】如淳曰:言方且欲貴矣。鼎音釘。師古曰:讀如字。 又叶他經切,音汀。【左思·吳都賦】精若耀星,聲若雷霆。名藏於山經,形鏤於夏鼎。考證:〔【周禮·天官·膳夫】王旦舉。〕 謹按旦字乃日一二字之譌。謹照原文改爲王日一舉。
鼎的字源字形
鼎的成语
- 拔山扛鼎
- 拔山举鼎
- 尝鼎一脔
- 春秋鼎盛
- 大名鼎鼎
- 调和鼎鼐
- 鼎鼎大名
- 鼎鼎有名
- 鼎足而立
- 鼎足而居
- 鼎玉龟符
- 鼎食钟鸣
- 鼎食鸣锺
- 鼎食鸣钟
- 鼎折餗覆
- 鼎折覆餗
- 鼎鼐调和
- 鼎湖龙去
- 鼎分三足
- 鼎成龙升
- 鼎成龙去
- 鼎足而三
- 鼎鱼幕燕
- 鼎新革故
- 鼎镬如饴
- 鼎足之势
- 鼎足三分
- 鼎镬刀锯
- 鼎铛玉石
- 鼎铛有耳
- 鼎力相助
- 革故鼎新
- 革旧鼎新
- 瓜分鼎峙
- 海内鼎沸
- 扛鼎拔山
- 扛鼎抃牛
- 匡鼎解颐
- 列鼎而食
- 龙去鼎湖
- 鸣钟食鼎
- 鸣钟列鼎
- 幕燕鼎鱼
- 牛鼎烹鸡
- 片言九鼎
- 群情鼎沸
- 染指于鼎
- 人声鼎沸
- 三足鼎立
- 三分鼎立
- 三分鼎足
- 商彝周鼎
- 商彝夏鼎
- 瓦棺篆鼎
- 问鼎轻重
- 夏鼎商彝
- 鱼游沸鼎
- 折鼎覆餗
- 钟鸣鼎食
- 笔力扛鼎
- 拔鼎之力
- 民怨鼎沸
- 一言九鼎
鼎的组词
- 拔山扛鼎
- 拔山举鼎
- 宝鼎
- 波状纹鼎
- 卜鼎
- 蝉纹鼎
- 馋鼎
- 谗鼎
- 尝鼎一脔
- 崇鼎
- 春秋鼎盛
- 爨鼎
- 大名鼎鼎
- 丹鼎
- 铛鼎
- 刀锯鼎镬
- 奠鼎
- 调九鼎
- 调和鼎鼐
- 调羹鼎
- 调鼎手
- 调鼎
- 鼎史
- 鼎盛机械
- 鼎湖上素
- 鼎足格
- 鼎力相助
- 鼎祚
- 鼎俎
- 鼎族
- 鼎足之势
- 鼎足三分
- 鼎足戒
- 鼎足而三
- 鼎足而立
- 鼎足而居
- 鼎足
- 鼎助
- 鼎轴
- 鼎重
- 鼎钟
- 鼎雉
- 鼎跱
- 鼎峙
- 鼎治
- 鼎趾
- 鼎争
- 鼎真
- 鼎折餗覆
- 鼎折覆餗
- 鼎折
- 鼎札
- 鼎贼
- 鼎运
- 鼎跃
- 鼎元
- 鼎玉龟符
- 鼎玉
- 鼎鱼幕燕
- 鼎鱼
- 鼎右
- 鼎游
- 鼎濙
- 鼎邑
- 鼎彝
- 鼎彜
- 鼎业
- 鼎养
- 鼎言
- 鼎铉
- 鼎姓
- 鼎铏
- 鼎兴
- 鼎新革故
- 鼎新
- 鼎象
- 鼎席
- 鼎味
- 鼎位
- 鼎图
- 鼎台
- 鼎餗
- 鼎司
- 鼎事
- 鼎士
- 鼎食钟鸣
- 鼎食鸣锺
- 鼎食鸣钟
- 鼎食
- 鼎实
- 鼎盛
- 鼎社
- 鼎膳
- 鼎肉
- 鼎饪
- 鼎器
- 鼎气
- 鼎烹
- 鼎能
- 鼎臑
- 鼎鼐和
- 鼎鼐调和
- 鼎鼐
- 鼎命
- 鼎铭
- 鼎门
- 鼎纶
- 鼎吕
- 鼎路门
- 鼎路
- 鼎鑪
- 鼎炉
- 鼎列
- 鼎立
- 鼎力
- 鼎来
- 鼎馈
- 鼎科
- 鼎锯
- 鼎脚
- 鼎角
- 鼎郊观
- 鼎荐
- 鼎建
- 鼎甲
- 鼎镬如饴
- 鼎镬刀锯
- 鼎镬
- 鼎轘
- 鼎槐
- 鼎湖山
- 鼎湖龙去
- 鼎湖
- 鼎胡
- 鼎亨
- 鼎国
- 鼎锅
- 鼎贵
- 鼎官
- 鼎鬲
- 鼎革
- 鼎覆
- 鼎富
- 鼎辅
- 鼎釜
- 鼎府
- 鼎伏
- 鼎分三足
- 鼎分
- 鼎沸
- 鼎阀
- 鼎耳
- 鼎娥
- 鼎定
- 鼎鼎有名
- 鼎鼎大名
- 鼎鼎
- 鼎赐
- 鼎出
- 鼎成龙升
- 鼎成龙去
- 鼎成
- 鼎铛玉石
- 鼎铛有耳
- 鼎铛耳
- 鼎铛
- 鼎臣
- 鼎鬯
- 鼎昌
- 鼎庇
- 定鼎门
- 定鼎
- 方鼎
- 沸鼎
- 汾阴鼎
- 汾鼎
- 分鼎
- 覆鼎
- 赴鼎
- 负衡据鼎
- 负衡据鼎
- 负公鼎
- 负公鼎
- 负鼎
- 负鼎
- 甘鼎
- 甘鼎
- 干鼎
- 干鼎
- 郜鼎
- 郜鼎
- 郜大鼎
- 郜大鼎
- 革旧鼎新
- 革旧鼎新
- 革故鼎新
- 革故鼎新
- 鹄鼎
- 瓜分鼎峙
- 观鼎
- 龟鼎
- 海内鼎沸
- 函牛之鼎
- 函牛鼎
- 汉甘露鼎
- 汉鼎
- 鹤鼎
- 和鼎
- 鸿鼎
- 后母戊鼎
- 华鼎奖
- 槐鼎
- 璜鼎
- 击钟鼎食
- 击钟陈鼎
- 禁鼎一脔
- 晋鼎
- 金鼎客
- 金鼎
- 九转鼎
- 九三鼎
- 九鼎鱼
- 九鼎一丝
- 九鼎大吕
- 九鼎不足为重
- 九鼎
- 举鼎絶脰
- 举鼎絶膑
- 举鼎绝膑
- 举鼎拔山
- 扛鼎抃牛
- 扛鼎拔山
- 扛鼎
- 孔鼎
- 匡鼎解颐
- 匡鼎
- 窥鼎
- 牢鼎
- 力能扛鼎
- 梁鼎
- 列鼎而食
- 列鼎
- 龙去鼎湖
- 龙鼎
- 炉鼎之客
- 炉鼎
- 毛公鼎
- 梦回鹿鼎记
- 铭鼎
- 鸣钟食鼎
- 鸣钟列鼎
- 幕燕鼎鱼
- 拿鼎
- 南公鼎
- 牛鼎烹鸡
- 牛鼎
- 盘鼎
- 庖鼎
- 陪鼎
- 破鼎
- 铅鼎
- 迁鼎
- 窃鼎
- 群情鼎沸
- 燃鼎
- 髯鼎升遐
- 染指于鼎
- 染鼎
- 饪鼎
- 人声鼎沸
- 三足鼎立
- 三足鼎
- 三牲五鼎
- 三分鼎足
- 三分鼎立
- 三鼎甲
- 三鼎
- 桑杯石鼎
- 沙鼎
- 商彝周鼎
- 商彝夏鼎
- 商衡周鼎
- 神鼎
- 笙歌鼎沸
- 舐鼎
- 石鼎
- 四连环鼎
- 四海鼎沸
- 司母戊方鼎
- 司鼎
- 素冠荷鼎
- 台鼎
- 汤鼎
- 天下鼎沸
- 铜鼎骨头汤
- 铜鼎
- 吞九鼎
- 瓦鼎
- 王鼎
- 帷鼎
- 卫鼎
- 问鼎中原
- 问鼎轻重
- 问鼎
- 文鼎
- 五鼎芝
- 五鼎万钟
- 五鼎食
- 五鼎烹
- 五鼎亨
- 五鼎
- 夏鼎商彝
- 夏鼎
- 下鼎
- 享鼎
- 刑鼎
- 羞鼎
- 璇鼎
- 轩辕鼎
- 轩鼎
- 讯鼎
- 赝鼎
- 言重九鼎
- 延鼎
- 药鼎
- 彝鼎圭璋
- 彝鼎
- 移鼎
- 议鼎
- 一言九鼎
- 一代鼎臣
- 茵鼎
- 阴鼎
- 油鼎
- 禹鼎
- 鱼游沸鼎
- 玉鼎
- 于鼎
- 鼋鼎
- 折鼎覆餗
- 折鼎
- 真鼎
- 重裀列鼎
- 钟鸣鼎重
- 钟鸣鼎食
- 钟鸣鼎列
- 钟鼎之家
- 钟鼎文
- 钟鼎山林
- 钟鼎人家
- 钟鼎
- 周鼎
- 铸鼎象物
- 铸鼎
- 篆鼎